
10艘超80億?新年最大禮!新晉“船老大”加碼造船
集裝箱航運市場的低迷似乎依然無法阻止地中海航運擴張運力的腳步,在去年成功超過馬士基航運成為全球最大集裝箱航運公司后,地中海航運還在不斷擴大運力優勢以顯示其作為航運業老大的實力。
據外媒報道,地中海航運(MSC)近日在舟山長宏國際下單訂造了10艘11400TEU集裝箱船,預計將在2025年至2026年交付,這批船交付后通常將部署在跨太平洋航線或者亞洲-南美洲航線。新船價格并未公布,但作為參考,目前克拉克森數據10000/11000TEU集裝箱船新造船價格為每艘1.28億美元,以此計算這份訂單價值估計將超過12億美元(約合人民幣81.43億元)。如果這份訂單正式敲定,將成為2023年全球最大的一份新船訂單。
目前并不確定新船是否將采用替代燃料。值得一提的是,地中海航運作為船東在去年下單訂造的多達60艘新船訂單中,除了馬尾造船的10艘1800TEU支線船之外,其余50艘中大型集裝箱船訂單全部為LNG動力,包括揚子鑫福12艘16000TEU船、新時代造船10艘11400TEU船和10艘8100TEU船、大船集團6艘16000TEU船、韓國現代重工6艘7900TEU船以及現代三湖重工6艘15000TEU船。
如果消息屬實,這份訂單將是舟山長宏國際首次建造萬箱船。據了解,長宏國際成立于2009年,目前是江蘇新長江集團和中國國際海運集裝箱(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合資公司。具有30萬噸級和8萬級噸干船塢各一座,3萬噸舉力浮船塢一座,15萬噸級水平船臺二座,擁有近2000米的舾裝碼頭,一座900噸龍門吊、二座500噸龍門吊和一座300噸龍門吊,年造船252萬載重噸。
此前長宏國際主要以建造支線集裝箱船為主,克拉克森的數據顯示,目前長宏國際手持訂單共計23艘,除了2艘50000載重噸化學品油船之外,其余21艘全部為集裝箱船;其中包括地中海航運子公司Log-In Logistica Intermodal、希臘船東Navios Maritime Partners、大連瑞洋海運(StarOcean Marine)和總部位于新加坡的X-Press Feeders。
據國際船舶網了解,迄今為止長宏國際承接的最大集裝箱船訂單是Navios在2021年7月訂造的6艘5315TEU集裝箱船,將租賃給以色列以星航運(ZIM)。不過,長宏國際曾于2021年參與金海智造和揚子江船業5艘seaspan公司的12200TEU集裝箱船轉售項目合作,這5艘船陸續交付后同樣由地中海航運租賃運營。
對于地中海航運而言,這份新訂單將使其手持訂單進一步擴大到134艘。根據Alphaliner的數據,目前地中海航運在建新船多達124艘173萬TEU,占其現有船隊37.5%,是迄今為止業內最大的手持訂單量,甚至已經超過了全球第六大集運公司長榮海運的船隊規模(166萬TEU)。如果加上最新訂造的10艘,手持訂單將達到184.4萬TEU,超過第五大集運公司赫伯羅特(180萬TEU)。
在過去的3年間,隨著集裝箱運費飆升至歷史高位,地中海航運大舉擴張船隊,2022年年初超過馬士基一躍成為全球最大集運公司。該公司在2020-2022年間運力增加83.2萬TEU,漲幅22%。其中,2021年地中海航運運力增加41.1萬TEU,船隊增幅10.7%;2022年地中海航運運力增長32.15萬TEU,增幅7.5%。
地中海航運的船隊增長主要是通過二手船收購、租船和新造船交付。Alphaliner的數據顯示,自2020年8月以來地中海航運總計購買了263艘二手船,總運力超過100萬TEU,超過全球排名第8的韓新海運(HMM)整個船隊的運力(82萬TEU)。
截至目前,地中海航運旗下船隊運營717艘船,包括417艘自有船舶和300艘租入船舶,運力總計高達461萬TEU,市占率17.5%。相比之下,排名第二的馬士基航運船隊運力為705艘424萬TEU,市占率16.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