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接獲多份訂單!內海造船時隔9年重返散貨船市場
時隔9年,日本內海造船重返散貨船建造市場,推出新型40000載重噸(40型)散貨船并陸續承接了多艘新船訂單。
據日媒報道,內海造船已經承接了來自日本和海外船東的多艘40型散貨船訂單,交付時間為2025年中期至2026年上半年。新船型在不改變過往暢銷船型38型散貨船淺吃水特點的同時,擴大了船寬并增加了載重量,在大型化的基礎上提高了燃料效率,滿足船舶能效設計指數(EEDI)第三階段要求。
在日本主要造船廠2026年交付船臺基本售罄的背景下,內海造船抓住時機響應船東對靈便型散貨船日益增長的新造船需求,時隔約9年再次承接散貨船訂單。
根據克拉克森的數據,內海造船上一次承接散貨船訂單要追溯到2014年6月,當時Denholm Shipping在內海造船訂造了1艘37810載重噸散貨船“Mountpark”號,該船在2016年交付,成為內海造船建造的最后一艘散貨船。
近年來,內海造船主要從事面向日本國內的渡船和滾裝船建造,而在過去三年集裝箱船市場繁榮時期,內海造船也趁機接獲了一些支線集裝箱船訂單。
然而,隨著集裝箱船運價從去年夏季開始一路下跌,目前集裝箱船新造船訂單已經大大減少。另一方面,散貨船手持訂單占現有船隊比例持續走低,截止目前已經降至僅7%,這無疑刺激了散貨船新造船需求。
由于最近幾年專注于建造渡船和滾裝船,這些船舶往往都是采用定制化設計,幾乎不存在標準船型,內海造船因此培養了強大的設計陣容,設計能力也成為了了內海造船的優勢之一。
此次恢復散貨船接單,內海造船計劃通過連續建造多艘40型散貨船,使基本設計的產能利用率達到平衡,內海造船也希望將由此產生的設計余力分配給渡船和滾裝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