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首型!三星重工聯合MISC研發浮式二氧化碳儲存裝置獲DNV認證
8月30日,韓國三星重工與馬來西亞國家航運公司(MISC Berhad)聯合開發的浮式二氧化碳儲存裝置(Floating CO2 Storage Unit,簡稱FCSU)獲得了挪威DNV船級社頒發的原則性認可(AIP)證書。證書頒發儀式在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舉行。
FCSU是將陸地中轉站收集的二氧化碳儲存到枯竭的海底油氣田的新概念海洋裝備。三星重工與MISC聯合開發的該型FCSU也是全球首型FCSU,總長330米、寬64米,可在零下50攝氏度以下以高壓儲罐儲存10萬立方米液化二氧化碳。特別是其船體上部搭載的注入模塊(Injection Module)“FCSU-I”,每年可以向海底輸送500萬噸二氧化碳,相當于330萬輛轎車1年內排放的二氧化碳量。該裝置填補了一個關鍵空白,特別是當二氧化碳排放者無法接近附近的封存地點時,需要無縫運輸和儲存二氧化碳。
今年1月18日,三星重工在吉隆坡與MISC簽訂了聯合開發FCSU的業務協議(MOU),著手進行碳捕集與儲存(CCS)產品技術研究及可行性分析。三星重工計劃制定搭載液化設備的FCSU-L開發戰略,全面進軍CCS市場。
近年來,為了實現全球碳中和目標,全球相關企業對旨在捕集二氧化碳,并在天然地下儲層中長期封存,以減少二氧化碳向大氣排放的CCS技術的關注度越來越高。據統計,包括馬來西亞在內,目前全球正在開發和討論的CCS項目已超過100個。
根據計劃,MISC將開發包括馬來西亞在內的全球各地將二氧化碳儲存到枯竭的海底油氣井的商業模式,三星重工則負責提供FCSU,以此形式構建合作體系。
三星重工常務尹均中在AIP證書頒發儀式表示:“三星重工的海工裝備業務正在從現有的FPSO、FLNG等油氣設備擴展到海上風電、核能、CCS等環保產品領域。公司將通過差異化的環保技術確保未來增長動力。”
據悉,三星重工正在著力開發CCS等尖端能源技術。去年8月,三星重工、三星工程建設公司、SK能源、SK EARTHON、樂天化學公司、GS能源等6家韓國企業與馬來西亞國家石油公司(Petronas)簽訂了韓國-馬來西亞碳捕集、運輸、儲存事業“前端項目(shepherd)”共同開發意向協議(MOU)。該項目是將韓國產業園區產生的二氧化碳收集到韓國封存中心,然后運輸到馬來西亞進行儲存的事業。參與該項目的企業計劃開發從馬來西亞的碳封存地點到韓國國內的碳捕集、運輸、儲存的CCS價值鏈的前沿技術。該項目是亞洲首個CCS中心,其中的碳運輸項目由三星重工負責主導。
去年9月,在意大利米蘭舉行的國際天然氣技術展覽會(GASTECH 2022)上,三星重工展示了與DNV船級社共同開發的大型液化二氧化碳(LCO2)C型儲罐和高效再液化系統。這是在從天然氣等化石燃料中生產氫氣的過程中,將捕集的二氧化碳有效轉移到遠距離儲存場所的核心技術。同時,三星重工還與德國巴斯夫(BASF)公司簽訂了船用碳捕集與封存(OCCS)技術業務合作協議(MOU)。此前,三星重工開發的適用于LNG船的OCCS已經獲得韓國船級社(KR)頒發的原則性認可(AIP)證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