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添海上利器!振華重工5000噸自航式全回轉起重船交付
4月18日,上海振華重工為立洋海工建造的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的5000噸自航式全回轉起重船“中天39”在振華啟東海工舉行命名暨交付儀式。
南通市副市長李玲,鹽城市副市長高尚德,啟東市委副書記、市長蔡毅,南通海事局局長彭樹林,崇明海事局北支海巡執法大隊大隊長梁小龍,中國船級社南通辦事處副主任萬萬,中天科技董事長薛濟萍,副總經理薛如根,海力風電董事長許世俊,立洋海工董事長沙德權,總經理張樂平,上海振華重工黨委副書記、總裁歐輝生,副總裁、總工藝師陸漢忠出席儀式。
李玲指出,船舶海工是南通的地標產業和城市名片,“中天39”的圓滿交付必將為中天科技和海力風電拓展海上風電等業務注入更加強勁的動能。她強調,振華啟東海工要持續向產業鏈、價值鏈高端攀峰,打造更多的“首艘、首臺、首套”。她希望,鹽城和南通進一步加強在能源裝備制造等領域的合作,優勢互補,實現共贏發展。
高尚德對項目的順利交付表示祝賀。他指出,該項目的成功交付為鹽城踐行海洋強國戰略,發展海上清潔能源目標再添重器;為鹽城挺進蔚藍深海,推動海上風電行業可持續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他希望,以本項目交付為新的起點和契機,進一步深化與各方的合作,不斷拓展形成新的合作空間,共同推進海上風電產業發展。
沙德權對振華重工項目建造團隊及參建各方的辛勤付出表示感謝。他指出,“中天39”的順利交付為實現海上風電清潔能源高質量發展再添新利器。他希望,立洋海工在各級政府的政策支持和市場需求推動下,搶抓“藍色崛起”新風口,合力跑贏“變大為強”新賽道,助推開辟發展新藍海、形成競爭新優勢,賦能海洋經濟不斷向更廣更深處拓展。
歐輝生指出,該項目自開工以來,得到海事局、船級社、船東、監理等單位的大力支持和幫助。他希望,公司項目建造團隊繼續用優質的質量和服務,回饋用戶一直以來對公司的信任與支持。他表示,在國家海洋強國、“雙碳”戰略指引下,各方深化合作、傳承友誼,在海上風電領域追風逐夢,為國家海上風電產業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據介紹,“中天39”由中天科技、海力風電合資企業立洋海洋工程有限公司投資,振華重工建造。該船整體尺寸配置及功能在國內名列前茅,總長215米,型寬51.8米,型深19米,船舶甲板設計載荷15噸每平方米,面積約4000平方米,相當于10個籃球場大小。未來可滿足國際、國內進行海上起重作業,專業從事海上風電工程總包(EPC)和海洋資源開發,主要承接海風基礎、海上升壓站、海上油氣等海洋工程業務。
該船船艉設置一臺固定艉吊5000噸/全回轉吊3500噸起重能力的大型海洋工程起重機,突出的起重能力使得它在海上風電樁基礎施工、大型升壓站吊裝、大型海上構件安裝及深遠海風電場施工領域具有國內同行業領先優勢。
該項目還具備對單機容量15兆瓦及以上大型海上風電機組進行多種形式基礎施工的能力;是集港口裝載、海上運輸、吊裝、打樁等一系列工序為一體的專業化風電施工船舶,兼具海洋石油平臺、跨海大型橋梁建設、大型構筑物吊裝、特大型沉船沉物打撈等作業能力,市場應用前景非常廣闊。
“中天39”是振華重工近年來繼“秦航工5000”“海峰2001”“海峰1002”等項目后,交付的又一艘“國之重器”。投入使用后將為發展國內海上清潔能源、踐行海洋強國戰略、挺進蔚藍深海的目標添磚加瓦。
“中天39”的成功交付,標志著中天科技在海洋工程領域又邁出了堅實的一步,將推動海上風電產業向更高水平、更高質量發展,為實現能源結構轉型和綠色可持續發展作出更多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