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津重工為天津港航建造1800噸海上風電施工平臺吉水
4月23日上午,伴隨著一聲響亮悠長的汽笛,國內首艘搭載智能船舶系統的1800噸自升自航式海上風電施工平臺——“港航平5”(DJHC8086)緩緩靠泊碼頭,標志著由天津港航工程公司投資建造的國內“第四代+”海上風電施工平臺在江蘇南通大津重工順利吉水。
天津港集團副董事長梁永岑,江蘇省沿海發展聯合會特聘會長王惠榮出席儀式。中國船級社江蘇分社、天津港航工程、武漢船機、上海佳豪等單位相關領導及設備供應方相關代表120余人共同見證“港航平5”吉水。各與會嘉賓對“港航平5”的建造給予了極高的評價,對如期交船寄予了熱切的期望。
據了解,臺“港航平5”是新一代風電安裝平臺,是海上風電建設的“大國利器”,是代表風機安裝船最新水平的“第四代+”型號。該平臺為桁架樁腿、齒輪齒條升降系統的自升自航式海上風電安裝平臺,由武漢船機與大津重工聯合為天津港航建造。
“港航平5”船長135米、寬50米,最大作業水深70米,最大起重能力1800噸,甲板以上起升高度168米,升降系統樁腿長度135米,配備DP2動力定位系統和具備無限航區能力,可容納120人在海上生活居住,滿足20兆瓦及以上風機設備的施工作業要求,同時攜帶2套16MW風機的能力,是目前國內起重綜合能力最強、起升高度最高、升降樁腿最長的自航自升式海上風電施工平臺。
該平臺尾部右舷設置1臺1800噸繞樁式主起重機,最大吊高甲板以上168米。首部右舷設1臺380噸輔起重機,主要用于配合主吊作業。主甲板尾部右舷設有1臺6噸伸縮吊,主要用起吊棧橋。主甲板首部左舷樁腿附近設有1臺15噸折臂式雜物吊,用于舷內和舷外的貨物、人員起吊。
作為國內海上風電施工領域的領軍企業,近年來,天津港航工程公司積極踐行碳達峰、碳中和戰略,堅定不移走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之路,于2018年建造了國內首艘1200t全回轉多功能海上自升式施工平臺船“港航平9”,為山東、江蘇、浙江等省海上風電建設貢獻了津港力量。
該公司堅持錨定海上風電發展方向,以智能化、深遠海、大容量、一體化的海上施工作業為目標,加快核心裝備迭代,加大先進技術集成,推動國內海上風電裝備和技術不斷升級。“港航平5”的成功建造為國內新一代海工裝備研發和海上風電深遠海發展提供了“港航方案”,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貢獻新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