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達飛最新研判:運力過剩在即運價將回落
2024-05-18 20:40:51
來源:海運圈聚焦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全球第三大集裝箱航運公司達飛集團 (CMA CGM) 預計隨著新船訂單陸續交付,運力增加將導致運費下跌。此前,班輪公司為規避紅海危機而改變航線,運力一度緊張的局面將得到緩解。
達飛5月18日公布的2024年第一季度財報顯示,該公司已扭轉了2023年第四季度的虧損局面,實現盈利。報告期內,達飛集團實現總營業收入118.3億美元,同比減少7%;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EBITDA)達到23.9億美元,同比下降30.3%;凈利潤為7.85億美元,同比下降61.0%。
達飛將盈利好轉歸因于紅海沖突導致運價上漲以及超出預期的貨運需求,但該公司也承認這種情況可能難以持續。
繼全球第二大集裝箱航運公司馬士基之后,達飛也預測下半年將出現運力過剩,導致運價下跌。
達飛首席財務官Ramon Fernandez在電話會議中表示:“紅海局勢吸收了今年第一季度投放市場的所有新增運力。由于沖突和強勁的消費品需求導致的運價上行將在下半年有所回落。”
年初至今,為避開胡塞武裝的火箭彈和無人機襲擊,往返亞洲和歐洲的船只繞道南非,采用更長的航線,導致海運價格飆升。
拉長的航程減少了運力,但Ramon Fernandez表示:“繞航無法永遠消化掉這些過剩運力,” 他預計今年全球船隊將擴張 10% 之多,其中約 7% 的運力尚未投入運營,“這將給集裝箱航運帶來運力過剩的問題。”
2021 年和 2022 年,集裝箱航運業迎來了繁榮期。疫情期間需求激增,運價飆升,利潤創下歷史新高。達飛等航運公司利用這波強勁勢頭大量訂購新船,如今這些新船正陸續投入運營。
對于后續復航紅海的計劃,Ramon Fernandez表示,達飛將在個案基礎上決定是否繼續在紅海沖突區航行,并將在必要時獲得法國海軍和歐盟Aspides mission的護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