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年收入翻十倍!航運巨頭“二戰”上市
2024-06-22 21:51:24
來源:海運圈聚焦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在收購中國香港嵐橋船舶管理公司后,希臘航運公司Heidmar一掃去年上市失敗的陰霾,再次向資本市場發起強力沖擊。
6月20日,Heidmar宣布與納斯達克上市公司MGO Global達成合并協議,擬通過借殼上市的方式重返資本市場。合并后的新公司將繼續以Heidmar品牌運營,并在納斯達克上市,股票代碼為“HMAR”。
具體來看,此次交易將通過控股公司結構進⾏,MGO Global和 Heidmar 將各⾃成為新成⽴的馬紹爾群島公司(“PubCo”)的全資⼦公司。根據協議,MGO Global股東每持有一股股票將獲得一股新公司的股票,完全稀釋后的隱含股權價值為 1800 萬美元,Heidmar 股東將以其持有的 Heidmar 普通股換取 3 億美元的注冊普通股。若Heidmar在2024財政年度實現超過4500萬美元的收入或2500萬美元的凈收入,Heidmar現有股東還將額外獲得3000萬美元的注冊普通股作為獎勵。
合并交易預計將在2024年第三季度末完成,但須滿⾜某些常規成交條件,包括獲得MGO Global 股東的批準以及新公司注冊普通股在納斯達克上市。交易完成后,MGO Global的現有股東將持有合并后公司約5.6%的股份。
Heidmar首席執行官Pankaj Khanna表示,此次合并是Heidmar公司作為全球海運服務行業領導者的重要轉折點。公司將繼續通過執⾏業務擴張戰略來有效⽀持未來的⼤幅增長。
資料顯示,Heidmar成立于1984年,是油輪領域最早一批聯營池運營商之一,在全球航運業擁有著悠久的歷史和卓越的聲譽受到認可,目前管理著超過60艘油輪,總運力達830萬載重噸。
2020年,Pankaj Khanna接任Heidmar首席執行官,帶領公司開啟了轉型升級之路。在他的帶領下,Heidmar積極拓展業務領域,將業務重心從傳統的油輪聯營池運營擴展到技術管理、船舶經紀和干散貨船聯營池管理等領域。
通過一系列戰略舉措和并購活動,Heidmar實現了業務的快速擴展和收入的顯著增長,收入從2021年的500萬美元到2023年的5310萬美元,凈利潤達1960萬美元。
根據海運圈聚焦長期追蹤,早在2023年3月,Heidmar曾計劃通過與美國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AC)Home Plate Acquisition Corporation合并上市。然而,由于市場環境不利于預期的股權融資,Heidmar在2023年10月終止了與Home Plate的合并計劃。根據當時的協議,合并后的公司預估股權價值約為2.614億美元,并計劃通過PIPE融資和信托現金籌集至少5500萬美元。
盡管首次上市嘗試未能成功,Heidmar并未因此止步。公司繼續專注于通過有機增長和戰略合作,擴展其油輪和干散貨商業管理及聯營池業務,并按計劃推進與潛在合作伙伴的技術船舶管理業務。
2024年4月,Heidmar宣布與中國香港船舶管理公司嵐橋船舶管理公司(Landbridge Ship Management / LBSM)合作,正式進軍技術管理領域。這一舉措標志著Heidmar在船員、船舶運營和維護等關鍵領域的專業知識進一步擴展,為船東和運營商提供簡化的船舶運營解決方案,使他們能夠專注于核心業務目標。
嵐橋船舶管理公司成立于2018年,是中國香港最年輕的船舶管理公司之一,運營著Huwell Group擁有的五艘現代VLCC。此次合作被認為是雙方在過去三年中建立的牢固合作關系的成果。LBSM與石油巨頭關系密切,在獲得一流租船商的長期定期租船服務方面成績斐然。Heidmar可利用這一堅實的基礎,在油輪領域和其他航運市場擴展其船隊規模。
在海運圈聚焦看來,Heidmar在過去幾年中的一系列戰略舉措,充分展示了其在全球航運市場中的前瞻性和創新能力,這一成功不僅僅是商業模式的勝利,更是戰略思維和執行力的完美結合。在全球航運市場充滿變數的今天,Heidmar通過不斷創新和靈活應對市場變化,樹立了行業標桿。
不過,Heidmar未來仍面臨諸多挑戰。全球航運市場的不確定性以及環保法規的日益嚴格,都將對Heidmar的運營和盈利能力帶來壓力。在登陸資本市場后,Heidmar將面臨更高的市場期望和監管要求。這意味著公司不僅要保持業績的持續增長,還需要在透明度、合規性和公司治理方面進一步提升,以滿足投資者和監管機構的雙重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