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傅國濤代表:加快提高船舶發動機關重件自主研制能力
2024-03-06 19:02:22
來源:中國船舶報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目前我國船用發動機行業自主配套率較低問題仍然比較突出,限制了船用發動機實現自主化發展,我國船舶行業有必要加快提高船舶發動機關重件的自主研制能力,提升整個船舶行業動力配套鏈國際競爭力。-傅國濤
黨的二十大提出“著力提升產業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隨著國際形勢復雜變化,國內船用發動機配套供應鏈全球化面臨的挑戰越來越大。對此,全國人大代表,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首席技師、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帶頭人、重慶紅江機械有限責任公司加工中心特級技師傅國濤建議,我國船舶行業有必要加快提高船舶發動機關重件的自主研制能力,提升整個船舶行業動力配套鏈國際競爭力。
近年來,從船用發動機行業發展來看,目前我國船用發動機已基本實現自主可控,但部分關重件如高指標燃料噴射系統、軸瓦等仍需要進口或引進專利許可,自主配套率較低問題仍然比較突出,限制了船用發動機實現自主化發展。甲醇,氨燃料等新燃料系統開發周期長,研制速度慢,無法滿足市場需求。全面突破以船舶發動機為代表的配套產業發展“瓶頸”已經成為建設世界造船強國的主要任務之一。為解決這一問題,傅國濤建議做好以下兩方面工作。
一是完善研發體系,保障國內船用發動機產業安全和競爭力。國內缺乏發動機關重件核心研制能力,在國際分工中處于產業鏈低端,競爭力低下市場份額小,缺乏價格話語權,產品發展受限。通過獨立定向專項項目實施,建立完善的研發體系,構建關重件完整研發流程,從而實現從技術到產品全方位與自主品牌船用發動機的深度融合,打破船舶發動機關重件技術壟斷,實現自主研制,提升船用發動機競爭力,保障船用發動機產業健康發展。
二是加強動力配套人才專項經費支持投入。通過科研項目與新產品研發等資源引導,鼓勵和促進行業在年齡、技能等方面合理搭建人才梯隊,著力培養關鍵技術領域的數名中青年領軍人才。發揮領軍人才的頭雁效應,吸引大學生、外部技能從業者等投入該領域研究,鼓勵該領域的人才奮發爭先,實現本領域內技術技能的持續深耕,培養出具有國際水平的發動機關重件研發人才隊伍,保障發動機關重件持續創新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