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倪迪代表:甲醇已是重要選擇但諸多問題待解
2024-03-06 19:06:33
來源:中國船舶報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大力發展綠色低碳經濟,推進能源結構綠色轉型,促進節能降碳先進技術研發應用,加快形成綠色低碳供應鏈,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加快建設新型能源體系。
當前船用綠色燃料產業鏈供應鏈體系建設面臨諸多困難。以甲醇為例,市場供需不平衡、儲運及加注體系尚未建立、新能源上游企業的融資條件需優化、相關標準和規范的缺失等問題均亟待解決。-倪 迪
今年全國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中國遠洋海運集團有限公司船長倪迪依舊為船海產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建言獻策。針對船用綠色燃料供應鏈建設,他建議通過強化頂層設計,統籌產業資源,推進綠色金融,搶占規則高地,積極推動參與脫碳國際規則的談判與制定,打造船用綠色燃料產業鏈體系。
“碳中和”已成為國際與國內社會共同關注的焦點。目前,全球已有150多個國家做出了“碳中和”承諾,覆蓋了全球88%的二氧化碳排放、90%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和85%的人口。隨著我國推動實施“雙碳”綠色發展和國際海事組織(IMO)溫室氣體減排目標措施正式生效,航運業也在加大實現低碳、零碳的綠色燃料路徑探索。倪迪通過大量的調研、研究后認為,在國內推動船用綠色燃料生產及其供應鏈建設,不僅有助于航運業加快脫碳,也將對我國能源結構調整和保障國家能源安全起到促進作用。
倪迪表示,對于整個中國航運企業而言,加大力度推動船舶綠色低碳轉型,不僅是落實中央“雙碳”部署的“必答題”,也是行業用能結構創新變革的“淘汰題”,如不能妥善應對,不僅我國航運企業正常生產經營面臨著嚴峻挑戰,還會對我國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暢通造成影響。
從國際航運業的脫碳路徑來看,采用綠色可再生能源以逐步實現行業碳中和已成為全行業共識。在眾多技術路線中,綠色甲醇、液化天然氣(LNG)在減碳能力、安全性、基礎設施適配性等方面具備優勢,成為當前主流航運企業的優選,尤其是綠色甲醇已被越來越多的航運企業采用、成為實現階段性減排的重要選擇。
“當前船用綠色燃料產業鏈供應鏈體系建設面臨諸多困難。以甲醇為例,市場供需不平衡、儲運及加注體系尚未建立、新能源上游企業的融資條件需優化、相關標準和規范的缺失等問題均亟待解決。”倪迪表示,目前,我國除了綠色甲醇的生產處于空白以外,綠色甲醇的儲運及加注環節的相關基礎設施、體系建設等也較為薄弱。
倪迪強調,除基礎設施外,新能源產業初期較難獲得風投的青睞,通過直接融資渠道獲取的資金量非常少,需要從國家層面給予融資支持。而且,我國在全生命周期燃料的綠色標準、綠色燃料加注的技術標準、安全監管規范等方面的話語權相對較弱,還未形成綠色能源的“中國方案”,標準的國際互認工作,任務艱巨。
針對這些問題,倪迪提出了以下建議:一是強化頂層設計,國家相關部門出臺支持航運企業打造船用綠色燃料產業鏈的相關政策,以縮短探索路徑并確保我國船用綠色燃料的供應,提升我國產業鏈供應鏈的韌性和安全水平。
二是應統籌產業資源,避免“單兵作戰”。通過國家層面的指導和支持,促進航運企業與相關國有企業及地方政府的合作,在船用綠色燃料方面塑造更多的央企合作、央地合作成功范例。
三是推動綠色金融,降低融資成本。完善綠色金融補償機制,鼓勵民營企業和社會資本投入新能源供應體系,多渠道降低融資成本,為船用綠色燃料產業的發展提供資金支持。
最后,他強調應搶占規則高地,把握綠色主導。以國內航運企業實際脫碳需求為著手點,統籌推動參與相關國際規則談判和制定,以確保我國在船用綠色燃料領域的國際話語權和主導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