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7艘2100億元!中國船企“壟斷”綠色船舶市場
繼年初拿下全球首份氨燃料集裝箱船訂單之后,中國船企再次拔下頭籌,又將建造全球首款氨燃料油船。今年以來全球綠色船舶訂單突破2000億元,而中國船企一家獨大接獲了超過80%的訂單。隨著航運業進入綠色時代,中國船企已經一馬當先,加速領航。
根據克拉克森的最新統計數據,今年1-4月全球總計540艘2850總噸的新船訂單中,多達217艘1370萬總噸為替代燃料船舶,占比達到了47.9%,超過去年全年的40.9%,但低于2022年全年創歷史紀錄的54.3%。以訂單價值來計算,1-4月全球新造船投資總計508億美元,替代燃料船舶訂單價值29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100.47億元),同比上漲37%,所占比例達到了57.1%。
今年的替代燃料船舶訂單包括LNG動力船85艘950萬總噸,甲醇動力船29艘200萬總噸,LPG動力船34艘140萬總噸,以及電池/混合動力推進船舶68艘60萬總噸。
近年來,替代燃料船舶在新船訂單中所占比例一路攀升,從2016年僅8.2%上漲到2021年的32%,2022年更達到史上最高的54%,僅在去年略有下滑。
據統計,在2023年全年總計2033艘8520萬總噸新船訂單中,有565艘3490萬總噸為替代燃料船舶。這之中包括219艘1920萬總噸LNG動力船,約占總訂單量的23%;135艘1070萬總噸甲醇動力船,約占總訂單量的13%;48艘LPG動力船,以及137艘電池/混合動力推進船舶。
以船廠國而言,克拉克森的數據顯示,2024年4月的替代燃料新船訂單絕大多數由中國船廠承接,總計高達34艘248萬CGT,按CGT計算占2024年4月替代燃料新船訂單的83%,遙遙領先其他競爭對手。相比之下,韓國船廠4月份承接了9艘46萬CGT替代燃料新船訂單,市占率15%。
2024年4月中國船廠承接的34艘248萬CGT替代燃料新船訂單中,LNG雙燃料船24艘233.5萬CGT,甲醇雙燃料船2艘1.7萬CGT,氨雙燃料船2艘5.2萬CGT,電池混合動力推進船舶6艘7.5萬CGT。韓國船廠承接的9艘46萬CGT替代燃料新船訂單中,LNG雙燃料船4艘34.3萬CGT,LPG雙燃料船1艘2.9萬CGT,氨雙燃料船4艘8.4萬CGT。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4月大連造船與馬來西亞國家航運公司(MISC)油船子公司AET簽訂了兩艘全球首制氨雙燃料阿芙拉型油船建造合同,新船將在2027年下半年交付運營。這也是全球首份液氨燃料動力油船訂單。
根據克拉克森的數據,整體而言按噸位計算,截至目前在運營船隊中能夠使用替代燃料或推進裝置船舶的比例已經提高到了6.6%,高于2017年的2.4%和2022年年初的4.5%。在現有總計1835艘替代燃料船舶中,包括1106艘LNG動力船、30艘甲醇動力船、122艘LPG動力船、538艘電池/混合動力推進船,此外還有154艘采用其他燃料。
而在手持訂單中,替代燃料船舶占比更是達到了49.7%,高于2017年的10.8%和2022年初的33.9%。按噸位計算,手持訂單中36.2%為LNG動力船(910艘),8.9%為甲醇動力船(228艘),2.0%為LPG動力船(107艘);此外還有約2.7%(約376艘)使用其他替代燃料,其中包括24艘氫燃料、42艘乙烷燃料、16艘氨燃料、19艘生物燃料和368艘電池/混合動力推進船舶,替代燃料船舶手持訂單總計1621艘。
隨著未來燃料選擇的不斷擴大,替代燃料預留船舶數量也在不斷增加。目前在運營船隊中有480艘船為LNG-ready船,手持訂單還有140艘;同時,手持訂單中有259艘氨燃料預留(ammonia-ready)船,316艘甲醇燃料預留(methanol-ready)船和13艘氫燃料預留船。
與此同時,DNV的替代燃料洞察 (AFI) 數據平臺最新統計指出,今年4月份共有23艘替代燃料船舶訂單,其中包括12艘甲醇燃料船、4艘氨燃料船和7艘LNG動力船。所有的甲醇燃料船訂單都來自油船領域,而之前替代燃料在油船領域的應用一直很低。
DNV表示,在經歷了平靜的3月份之后,4月份的強勁增長證實了替代燃料新船訂單穩步增長的總體趨勢。2024年1-4月,替代燃料船舶新船訂單為93艘,而2023年前4個月僅為44艘,同比增長48%。
DNV全球去碳化總監Jason Stefanatos表示:“隨著3月份的緩慢活動已經過去,4月份的這些數據證實,新船訂單市場越來越多地轉向替代燃料船舶,油船領域的新訂單顯著增加。到目前為止,甲醇燃料船的訂單數量仍然最多,新船訂單總數達到47艘,與2023年同期相比增長了42%。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氨燃料船舶除了2024年第一季度的5艘新訂單外,4月又新增了額外4艘訂單。盡管離建成一個海事氨燃料生態系統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這提供了更多的證據,表明對這些船舶的投資正在增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