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通發展擬售后回租6艘干散貨船
2024-06-14 18:58:08
來源:海運圈聚焦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6月14日,國內民營干散貨船東福建海通發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通發展”,證券代碼:603162)發布公告,擬與華夏圣興(天津)租賃有限公司開展售后回租業務。
公告稱,海通發展擬通過全資子公司大業海運有限公司、大中海運有限公司、大建海運有限公司、大農海運有限公司、大設海運有限公司及大工海運有限公司持有的 6 艘干散貨船舶作為轉讓標的及租賃物,融資額為不超過 5,400 萬美元,租賃期限為 4 年,主要用于購買船舶及補充流動資金等。
具體船舶分別為新海通 31、新海通 32、新海通 33、新海通35、新海通 36、新海通 37,除新海通 35 船級社為 NK外,其他船舶為 CCS,船旗國均為馬紹爾群島。
海通發展表示,通過本次售后回租業務,公司利用干散貨船舶盤活公司固定資產,拓寬融資渠道,優化公司債務結構,為公司的經營提供長期資金支持。本次擬進行的售后回租業務,不影響公司船舶的正常使用,不會對公司的日常經營產生重大影響,不影響公司業務的獨立性,其風險可控。
一位業內人士表示,融資性售后回租是一種重要的融資方式,可為企業提供快速、靈活的資金回籠渠道。充分利用融資性售后回租的優勢,將能夠為企業的發展帶來積極的影響。海通發展此次開展售后回租業務可能是為后續進一步擴大運力規模而保持現金流。
在2023年度業績說明會上,海通發展曾公開表示將擴大運力規模。該公司當時稱:“海運行業是強周期的行業,如何在行業低迷的時候,抓住機會至關重要。運力規模是航運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之一,目前公司資金較為充裕,當船舶價格到了合適的區間時,公司有足夠的實力擴充運力。未來公司將利用募集資金及自有資金繼續購置干散貨船舶投入運營,擴大運力規模,完善船舶隊伍體系的建設,優化船隊結構,保持公司在干散貨航運市場的競爭力。”
今年以來,海通發展已付諸實踐。4月底,該公司剛剛以7606萬美元從中遠(香港)航運旗下子公司手中買入5艘散貨船,分別為“TAI PING SHAN”輪、“FU QUAN SHAN”輪、“YI LONG SHAN”輪、“WU GUI SHAN”輪、“SHOU CHEN SHAN”輪。
截至目前,海通發展自營干散貨船舶已達到38 艘(其中自有船舶 36艘、光租船舶 2 艘),而2023年年底這一數字為32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