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韓兩家船廠分享!長榮海運大單官宣
長榮海運正式宣布在中韓兩家船廠訂造11艘24000TEU全球最大LNG雙燃料集裝箱船。
這批新船單價約為2.65-2.95億美元,其中廣船國際將建造5艘、交易總金額為13.25-14.7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96.59-107.52億元),韓國韓華海洋(原大宇造船)將建造6艘、交易總金額為15.9-17.7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15.91-129.03億元)。
作為參考,克拉克森的數據顯示,目前一艘22000/24000TEU超巴拿馬型LNG雙燃料集裝箱船新造船價格目前高達2.75億美元,相比去年同期2.64億美元增加4%,處于歷史高位。
對于廣船國際而言,長榮海運的新訂單標志著其首次進軍兩萬箱超大型集裝箱船建造市場。廣船國際過去一直以建造油船、半潛式重吊船、散貨船為主,直到2021年接獲地中海航運8艘16000TEU傳統燃料集裝箱船訂單。最近有消息稱,廣船國際又獲得了德國船東Peter Dohle Schiffahrts的3+2艘LNG雙燃料8400TEU集裝箱船訂單。
長榮海運此前也從未在廣船國際訂造過集裝箱船。據了解,江南造船和滬東中華是長榮海運唯一訂造過24000TEU集裝箱船的大陸船廠。長榮海運自2019年開始陸續在這兩家中國船廠以及韓國三星重工訂造了總計13艘24000TEU全球最大A級集裝箱船,其中6艘由三星重工建造、5艘由滬東中華建造、其余2艘由江南造船建造。另外,韓華海洋此前也從未承接過長榮海運的訂單。
最新的訂單是長榮海運首次訂造LNG雙燃料船。近年來,長榮海運不斷擴大新型節能船布局,2023年在三星重工和日本今治造船共計訂造了24艘16000TE甲醇雙燃料船,2024年又在黃埔文沖訂造6艘2400TEU甲醇雙燃料船。而除了這30艘甲醇雙燃料船之外,長榮海運船隊中其他自有船舶均為常規燃料動力。
長榮海運轉向LNG燃料的選擇并不意外。去年,LNG雙燃料取代甲醇再次成為了集運公司訂造新船時的首選替代燃料。根據DNV的替代燃料洞察(AFI)平臺的統計數據,2024年69%的集裝箱船訂單是能夠使用替代燃料的船舶,該船型的首選燃料是LNG,占比高達67%。
業界人士分析,綠色甲醇燃料一直供不應求,價格也比比傳統燃料要高得多,且大多數綠色甲醇項目位于中國、北歐和北美,遠離主要的燃料加注中心新加坡和阿聯酋,地理分布不均導致的長途運輸問題也進一步推高了其經濟成本。
另一方面,LNG燃料經過了多年發展,目前供應鏈相對成熟,而且LNG燃料也能夠較大幅度地減少二氧化碳排放。與傳統燃料相比,LNG燃料可以減少大約20%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而生物LNG最多可將排放降低約92%,具體效果取決于生物LNG的來源。
據了解,長榮海運目前是全球第七大集運公司。Alphaliner的最新數據顯示,長榮海運現有船隊規模224艘178萬TEU,包括144艘自有船舶和80艘租入船舶,市占率5.6%。與此同時,長榮海運還有59艘在建新船共計82萬TEU,占現有船隊運力4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