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內首制16000TEU甲醇雙燃料集裝箱船命名
2月18日上午,揚州中遠海運重工承建的國內首艘16000TEU甲醇雙燃料集裝箱船“中遠海運洋浦”輪(N1071)順利命名。該項目的成功建造,標志著中遠海運在發展綠色低碳戰略新興產業、推進新能源燃料船隊建設等方面取得重大進展。
當天也恰逢中遠海運集團重組成立9周年,站在新起點上,中遠海運也將繼續開拓奮進邁向嶄新的未來。
中遠海運集團總經理、黨組副書記朱碧新,副總經理、總會計師孫云飛,揚州市委副書記、市長潘國強,中遠海運控股、中遠海運重工相關負責人,中船集團、中國船級社、美國船級社、江蘇科技大學等來自合作伙伴和客戶企業的眾多嘉賓出席現場命名儀式。嘉賓朱莉莉女士命名新船為“中遠海運洋浦”輪,并拋擲祝福香檳。
此次命名的甲醇雙燃料集裝箱船是中遠海運控股在揚州中遠海運重工建造的首制新能源船型。該船型總長366米,型寬51米,最大裝箱量達16136標箱,在技術創新、綠色低碳、數字智能等多個維度達到行業領先水平,是中遠海運滿足綠色航運走廊需求、搭建綠色甲醇產業鏈的重要一環,將為我國航運業的綠色轉型提供有力支持。
憑借創新設計的超大甲醇儲存艙,“中遠海運洋浦”輪可在純甲醇動力模式下完成遠東至美西單程航行,極大地提升了船舶運營效率。該輪在交付中遠海運集運美東航線后,將為全球航運線路綠色優化提供了新的可能。同時,在數字智能系統加持下,船舶能耗及降碳指標均得到顯著優化,展現出卓越的能源利用效率,為航運業節能減排樹立了新標桿。
中遠海運控股作為集團實施“航運+港口+物流”一體化建設運營的主力軍,不斷在綠色供應鏈建設方面獲得新成果。特別是在綠色船隊的打造中,依據未來運力發展規劃以“技術成熟、成本合理、供應可靠”為原則,統籌推進清潔燃料船型建造。
據了解,甲醇作為一種綠色低碳燃料,具有不含氮氧化物和硫、PM排放量低的特點。比起其他新能源燃料,甲醇動力技術改造難度更小,儲存和使用更便捷,運維成本更低,安全性更高,而且市場價格波動相對較小。
在項目設計建造過程中,針對甲醇燃料應用面臨的諸多技術難題,中遠海運重工設立了163項研究課題,形成200余份專業研討書,圍繞甲醇新能源技術已申報、受理31件發明專利。
在首次甲醇燃料加注過程中,中國船燃江蘇公司與揚州中遠海運重工深度協同、組織編制了國內首個針對大型集裝箱船的“碼頭槽車方式甲醇加注設計方案”,并獲得中國船級社頒發的原則性認可證書,進一步促進了綠色低碳生態創新,持續助力航運業減碳行動。
伴隨著中遠?匾幌盗行陆ù昂同F有船舶升級改造,中遠海運集裝箱船隊中新能源、清潔能源船舶運力占比正得到穩步提升。未來,中遠海運將積極順應行業綠色、低碳發展趨勢,為高質量發展積蓄綠色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