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eanergy:美國港口費影響有限中國角色不可替代
2025-04-26 20:11:46
來源:海運圈聚焦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在美國針對中國建造船只最新港口費出臺后,希臘船東Seanergy Maritime和United Maritime首席執行官Stamatis Tsantanis表示,公司已做好充分準備,且整體運營狀況優于同行。
Tsantanis日前接受采訪時表示,Seanergy和United的實際受影響程度極為有限。目前,Seanergy旗下僅有一艘或可能被視為“中國建造”的船舶——208,000載重噸的Titanship(建于2011年),由中國的中日合資船廠南通中遠海運川崎建造。
同時,Seanergy還有五艘船舶通過中國金租公司進行融資,但Tsantanis指出:“這些船是否屬于受限范疇,目前尚不清楚。更重要的是,海岬型船型本身極少掛靠美國港口,因此整體影響可以忽略不計。”
United Maritime則沒有任何中國建造的船舶資產。
Tsantanis認為,盡管圍繞關稅和港口費用的新聞不斷更新,給市場情緒帶來了不小波動,但考慮到美國近期有可能在對華措施上有所緩和,公司整體保持謹慎并專注于主營業務。
“我們盡量遠離這場信息風暴,專注做生意,”他說。他還透露,盡管公司偶爾也有運輸美國煤炭的業務,例如復活節期間曾從巴爾的摩出口煤炭,但整體來看,對美航線的依賴非常低。
談及公司當前的資產結構,Tsantanis強調,Seanergy堅持購買優質二手船,且每載重噸的賬面價值為所有上市干散貨航運公司中最低。“我們入場時機極佳,鎖定了海岬型船這一我們長期看好的細分市場。隨著貿易局勢逐步明朗,我們相信未來幾年基本面將持續向好。”
中國角色不可替代
目前,Seanergy與United Maritime超過六成的貨運業務都與中國需求密切相關,涵蓋鐵礦石、煤炭和鋁土礦。
“雖然全球局勢動蕩,但我們主要合作的是國際性租家,比如嘉吉、嘉能可和NYK,”Tsantanis指出,“中國依然是全球供應鏈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無論征收多少關稅,這一地位短期內不會改變。”
至于是否會因為政治風險而回避采購中國建造的船舶,Tsantanis明確表示不會:“如果能找到一艘質量過硬的船,我們不會有任何顧慮。目前我們主要從日本船東手中采購,但遇到合適的中國船,我們也愿意出手。”
Tsantanis指出,目前全球海岬型新船訂單量降至過去25年的最低水平,與此同時船隊平均船齡持續上升,且新船建造交付窗口已被排至2028年之后。
“供給端的持續收緊,將不可避免地推高運價。我對海岬型船市場未來幾年的表現充滿信心。”
盡管關稅政策帶來一定的不確定性,但Tsantanis認為,海運市場擁有其自身的內在韌性。
“如果回顧過去三四十年,除去2008年金融危機期間幾個月和新冠疫情期間少數幾個季度,全球對大宗原材料和商品的海運需求一直在增長。”
他強調,盡管會出現短期波動,但長期增長趨勢不會改變,且全球人口持續增長將進一步支撐需求。
Tsantanis表示,希望圍繞關稅的不確定性能夠逐步消退,全球貿易能夠回歸到“雖然有障礙但可預測”的狀態。
“貿易總會遇到挑戰,但最重要的是可預期性。只有這樣,企業才能合理規劃和布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