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航運版馬歇爾計劃”?美國豪賭250艘船隊
2025-05-03 22:19:28
來源:漫航觀察網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漫航觀察網(MNavigation)消息,近日,美國船旗航運市場和造船業的船東們批準了修訂后的立法,目標直指扶持美國造船廠,并組建一支規模達 250 艘船的強大船隊,而這一切的背后,是《美國船舶法案》的再度登場。
在美國參議員Mark Kelly帶領的兩黨議員小組重新向國會提交修訂版《美國船舶法案》提案后,行業內迅速作出積極回應。該法案猶如一顆重磅炸彈,包含了一系列極具針對性的措施,旨在全方位加強美國造船業和懸掛美國國旗的航運業。其中,設立海事安全信托基金為行業注入資金,以及建立戰略性商船隊的舉措,無疑是希望為美國海運業的發展提供強大的資金支持和戰略保障。
值得注意的是,這項立法并非憑空出現,它是在美國總統特朗普發布的一項行政命令之后應運而生的。特朗普的行政命令考慮采取類似措施,并要求政府官員制定海上行動計劃,搭建起與國會合作實施相關措施的框架。這一背景下,《美國船舶法案》的推出顯得順理成章,也凸顯了美國政府對海運業發展的高度重視。
眾多知名航運界人士紛紛為這項立法站臺。US maritime conglomerate Crowley首席執行官兼董事長Tom Crowley對推動此事的議員們贊不絕口,他稱這項全面的立法審慎地應對了美國海運業面臨的諸多重大挑戰,其建議將惠及造船廠、船只和海員,既能滿足國防對海運的需求,又能增強美國經濟。US Ocean總裁Henry Nuzum更是將《美國船舶法案》視為 “大膽舉措”,認為在日益危險的世界局勢下,它是美國壯大懸掛美國國旗的商船隊和海員隊伍的關鍵一步。
美國海運協會也對這項立法表示支持,盡管部分成員未像去年 12 月該法案版本時那樣單獨表態。協會主席Brian Choeneman評價此法案是半個多世紀以來最全面的海洋政策倡議,該協會成員還包括丹麥馬士基集團、法國達飛輪船、德國赫伯羅特以及挪威威爾森航運公司的美國分公司,這也從側面反映出該法案在行業內的廣泛影響力。
然而,并非所有企業都對法案持完全支持的態度。一些運營美國籍和外國籍船舶混合船隊的公司對修訂法案中的一項條款表示擔憂。該條款修改了現行法律,原本外國籍船舶在向美國進口貨物時與美國籍船舶繳納相同關稅,而新措辭旨在 “調整現有關稅,使美國籍船只進口的貨物更具競爭力” 。這一改動可能會打破原有的市場平衡,對部分企業的利益產生沖擊,也引發了行業內對于公平競爭環境的討論。
來自加州納西科通用動力造船廠的支持聲音,則展現了法案對造船企業的積極意義。船廠總裁Dave Carver,認為,這項法案將使造船廠在招聘和留住穩定員工方面占據更有利的地位,同時還能提供激勵措施推動基礎設施的升級和改進,從而實現為政府和商業客戶更快、更高效地建造船舶的目標。
漫航觀察網(MNavigation)認為,《美國船舶法案》的重提,反映出美國在全球航運格局中的戰略野心。長期以來,美國雖然在國際貿易中占據重要地位,但在海運領域,美國籍船舶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并非十分突出。通過設立基金、調整關稅等一系列手段,美國試圖打破現有的國際航運競爭格局,為本土航運和造船業創造更有利的發展環境。
對于美國本土的造船廠和航運企業來說,法案帶來的機遇顯而易見。資金的注入將緩解企業在技術研發、設備更新方面的資金壓力,關稅政策的調整也有望增加美國籍船舶承運貨物的份額。但與此同時,挑戰也不容忽視。一方面,如何確保在資金支持下有效提升造船技術和航運服務質量,是企業需要面對的現實問題;另一方面,國際航運市場競爭激烈,其他國家必然會對美國的舉措保持警惕,甚至可能采取反制措施,這將給美國航運業的國際化發展帶來阻礙。
這場變革能否真正實現美國海運業的振興,還需要時間的檢驗。但可以肯定的是,它已經在全球航運市場激起了層層漣漪,未來的國際航運格局,或許將因此而發生深刻的變化。
然而,MSC 集裝箱船擱淺事故也為整個行業敲響了警鐘。航運安全問題不僅關系到船舶和貨物的安全,更關系到海洋生態環境以及相關利益方的權益。未來,航運業需要在追求經濟效益的同時,更加注重安全管理和環境保護。這不僅是行業可持續發展的要求,也是企業社會責任的體現。在全球貿易不斷發展的背景下,航運業作為全球供應鏈的關鍵環節,其穩定運行至關重要。只有通過不斷提升自身的運營水平、加強安全保障措施以及積極應對市場變化,航運業才能在未來的發展中乘風破浪,實現可持續的繁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