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各大港口紛紛將內貿作發展重點
2009-05-13 09:43:00
來源:國際船舶網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英文《中國日報》5月12日報道:持續低迷的外貿讓中國港口苦不堪言,而隨著中國拉動內需政策效應逐步顯現,各大港口紛紛轉做內貿業務或將內貿業務作為其發展的重點。 深圳鹽田港就是其中的一個例子。這個南方的外貿大港,也是中國第二大集裝箱港,過去幾乎只做外貿業務,但是經濟危機席卷全球導致外貿大幅縮水,鹽田港也開始業務的轉型。 “今年是我們有史以來最難的一年,從去年年底,我們就開始采取相應的措施去推動內貿業務,”鹽田港宣傳部部長孫俊民告訴中國日報記者。 據孫俊民介紹,鹽田港新增了一些國內航線,另外公司還在計劃開拓散貨業務,主要是針對國內市場的!拔覀儾⒉粯酚^,中國的航運市場不可能很快恢復,最快也要等到第3季度以后吧! 并不僅僅是深圳港開始關注國內貨物貿易。中國第4大集裝箱港,也是中國主要的外貿港,寧波港去年建立了一個內貿業務發展團隊,公司希望更專注的發展內貿集裝箱業務,使其成為公司銷售的一個新增長點。 天津港是中國第3大貨物港,其國內和國外業務幾乎差不多大,也在探索加強國內市場的可能性。公司最近和中遠集團,中海集團聯手開通了天津到上海和廣州的國內精品線,天津港集團董事長于汝民也在3月預測中國國內的航運市場有望在4月份恢復增長。 今年2月以和3月,國內的貨物吞吐量相比去年同期持續下降,引起業界廣泛關注和擔心。但是最新交通部的數據顯示,在外貿吞吐量持續不好的情況下,國內各大港口貨物吞吐量4月卻首次出現增長,雖然增幅僅為0.1%,這一消息卻給港口增添了很多信心和動力。 而相比之下,外貿貨物吞吐量在持續下跌了5個月以后,4月繼續下跌,跌幅達6%,外貿貨物吞吐量為1.6億噸,比內貿貨物吞吐量少8,000萬噸。而且專家提醒,因為低迷的外貿形勢,中國的外貿貨物吞吐量下降的趨勢有望繼續。 中國的外貿額從去年11月開始持續下降,這一趨勢一直持續到3月。而據北京一個證券分析師的消息,4月份,中國的出口和進口相比去年同期雙雙繼續下滑,分別為22.6%和23%。 對于航運形勢的轉變,各大港口及時的反映和措施也讓他們受益不少。今年4月,天津港的貨物和集裝箱吞吐量分別上漲2.02%和5.3%,公司說這一增長完全靠內貿增長的拉動,4月,天津港國內市場的貨物和集裝箱吞吐量分別上漲了14.4%和42.1%. 許多一直以來主要以內貿為主的港口比起那些外貿為主的港口受到的影響小很多。廣州港宣傳部部長李品告訴中國日報記者說,廣州港受經濟危機的影響比較小。廣州港為中國第5大港口!4月,廣州港的貨物吞吐量為2,100萬噸,相比往年同期的最高值只少一點而已,”李品說。 |
來源:中國日報 作者: |
標簽: 中國港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