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遠船務全面實現PSPC標準交船
2012-10-23 16:50:03
來源:中國遠洋報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日前,廣東中遠船務工程有限公司建造的35000噸散貨船“MARINE PRINCE”號交付船東。至此,中遠船務工程集團有限公司所屬三家造船企業均有新造PSPC船舶交付,標志著公司船舶壓載艙涂裝質量全部達到國際海事組織(IMO)保護涂層性能標準(PSPC)要求。更為可喜的是,“MARINE PRINCE”號建造中,整船壓載艙涂層平均破損率僅為0.4636%,單艙涂層破損率均小于1%,遠低于國際海事組織要求的2%的水平。
國際海事組織于2006年底通過PSPC文件,并使之成為國際公約框架內的強制性標準,要求以下船舶必須符合該標準:2008年7月1日及之后簽訂建造合同的所有500總噸以上新造船;如無建造合同,則為2009年1月1日及以后鋪設龍骨的船舶;2012年7月1日及之后交付使用的船舶。
標準出臺后,中遠船務積極應對,提早介入。由于推進工作起步早、作法精,在今年7月1日PSPC標準強制實施前,中遠船務幾家造船企業就已全部達到了船級社PSPC工廠認證要求。到目前為止,已建成交付滿足PSPC標準船舶13艘,其中大連中遠船務工程有限公司交付10艘,舟山中遠船務工程有限公司交付2艘,廣東中遠船務交付1艘。
質量改進必須以技術為基礎,為此,中遠船務充分挖掘技術人員的智慧,在生產設計和工藝方法上下功夫。改進裝配工藝方法,在分段劃分上盡量減少貼敷件,盡量保證艙室完整性。大連中遠船務通過調整分段縫,使57000噸散貨船壓載艙區域總組散裝件由原設計的185個優化為8個,減少了95.38%;原設計船臺散件156個,通過優化減少為78個,減少了35%。
設計上專業間緊密結合,通過采用復合托架,實現單元最大化;通過增加機艙平臺下單元設計制作數量,推行工序前移,提高先行完整性,減少后行施工對油漆的破壞。通過多專業聯合設計,減少甲板面生根數量,從而降低油漆破壞程度,通過優化設計,生根支腿由原來的1160個減少到500個,減少56.90%。
在施工工藝上,在甲板面需要生根的區域增加護漆墊板,有效保護甲板背部的油漆;對于以后設備維修需要拆卸的平臺,將底角改為可拆式,底角在分段安裝;由原來的甲板面焊接吊耳搭設外板腳手架改為用工裝掛鉤搭設腳手架,不破壞油漆。廣東中遠船務通過工裝、工藝的研究,率先突破分段角焊縫預密性試驗,實現了涂層破損少、省涂料、省人工,促進了工廠整體實力提高,使涂層破損率遠低于國際海事組織標準。
從2009年正式啟動PSPC以來,中遠船務各家企業制定了一系列的相關作業指導書,如《壓載艙涂層防護管理規定》、《噴砂手工動力工具除銹工藝作業指導書》、《壓載艙涂層作業指導書》等,有效指導施工人員規范操作,最大程度地降低涂層破損率。在推進過程中,各公司結合自身情況,分別制定了PSPC涂層保護方案。對涂裝整個作業流程控制、質量控制、涂料消耗、涂層保護及施工作業基準進行培訓,考核上崗,從根本上提高了作業水平。
廣東中遠船務投資建設預處理車間,嚴格PSPC標準要求進行生產,預處理質量得到船東和船檢的一致好評,“MARINE PRINCE”號船分段進砂房前仍有良好的車間底漆保護,在船東和船檢的認可下,分段二次表面處理保留了完整的車間底漆,此舉既縮短了生產時間,又節省了人力和物力。這種在分段二次表面處理階段保留完整車間底漆的作法,開創了華南地區造船的先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