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份中國出口集裝箱運輸市場評述
2013-11-06 16:45:12 來源:航運交易公報 編輯: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1月份,受國慶節影響,中國出口集裝箱運輸市場貨量前低后高,但淡季因素逐步發酵,歐美等遠洋航線進入冬季運力收縮期,市場運價處于低位有待拉升。
10月25日,上海航運交易所發布的中國出口集裝箱綜合運價指數為976.01點,環比下跌11.7%;上海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為892.47點,環比下跌4.7%。
據海關統計,9月份,中國進出口總值2.2萬億元人民幣,扣除匯率因素同比增長3.3%。其中,出口1.15萬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0.3%;進口1.05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7.4%。貿易順差934.8億元人民幣,同比收窄44.7%。
1-9月,中國主要港口集裝箱吞吐量14088.01萬TEU,同比增長7.5%。9月份,中國主要港口集裝箱吞吐量1626.12萬TEU,同比增長2.4%。
據克拉克森數據統計,10月份集裝箱船(船型 船廠 買賣)舶平均租金環比基本持平。
歐地航線逐漸走強
歐洲航線月初市場貨量表現趨淡,航線船舶平均艙位利用率均不足八成;至中下旬,部分貨主加快了出貨步伐以規避班輪公司11月初大幅漲價計劃,推動同期貨量小幅上升,加上為應對傳統淡季及配合11月初的漲價計劃,各大班輪公司陸續執行冬季停航計劃,總體收縮力度甚于去年,航線船舶平均艙位利用率上升至95%以上。
運價方面,裝載率不如人意致市場信心嚴重不足,多數班輪公司為保份額只能被動采取降價措施,市場運價進一步下滑。
10月25日,上海航運交易所發布的中國出口至歐洲航線運價指數為1166.22點,環比下跌19.3%。
北美航線總體趨軟
北美航線月初貨量需求不足導致各航班艙位嚴重富余。至月中,盡管市場貨量較月初有所恢復,但美東航線相關貨量表現明顯弱于美西航線,加上班輪公司收縮運力幅度有限,船舶平均艙位利用率基本維持在九成左右;反觀美西航線,自月中起陸續有班輪公司開始執行“冬季停航計劃”,并班、停航、撤線等運力收縮措施頻頻出臺,艙位供給明顯收縮,美西航線多數航次裝載率保持在95%以上,后期爆艙航次有所增多。
盡管裝載情況表現向好,北美航線總體轉冷的大趨勢未有改變,班輪公司低價攬貨的策略讓兩線市場運價呈現單邊下滑趨勢。
10月25日,上海航運交易所發布的上海出口至美西、美東基本港市場運價(海運及海運附加費)分別為1731美元/FEU、3113美元/FEU ,環比分別下跌5.8%、4.3 %。
澳新航線運價恢復
中國國慶節后兩周澳新航線貨主出貨意愿開始恢復,配合該線的輪流停航計劃,艙位利用率逐步收復節中失地,個別班輪公司的部分航次甚至實現滿艙出運。隨著該線逐步進入傳統圣誕貨物出運期,部分班輪公司對10月下旬出運的航次上調市場運價,市場運價開始翻紅并恢復至半年前水平。
10月25日,上海航運交易所發布的上海出口至澳新基本港市場運價(海運及海運附加費)為 1015美元/TEU,環比增長37.9%。
波灣航線上行無力
波斯灣航線市場貨量在齋月節后持續走冷,盡管各班輪公司取消部分航次以維持裝載率,但 11月份該航線船舶平均艙位利用率僅能維持八成左右,市場運價跌勢未止并屢屢刷新上海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發布以來的最低紀錄。該線市場信心明顯不足,班輪公司11月初的漲價計劃也未能挽回頹勢,運輸需求持續低迷,市場運價低位徘回。
10月25日,上海航運交易所發布的中國出口至波紅航線運價指數為852.94點,環比下跌20.3%。
日本航線穩中有升
日本航線上各大班輪公司對中國國慶節期間航班采取臨時性停航措施,節日期間上海港船舶平均艙位利用率僅為六成左右;隨著節后市場貨量恢復,該航線船舶平均艙位利用率中下旬明顯轉好,至85%以上,市場運價穩中聲升。
10月份,上海航運交易所發布的中國出口至日本航線運價指數平均為834.7點,環比增長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