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品油輪成油運市場“新寵”

2013-11-01 16:44:11   來源:上海航運交易所    編輯: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

2013年馬士基油輪、Scorpio油輪、托克國際等重量級玩家重金打造成品油輪的背后,既是原油油輪市場的萎靡不振給了成品油輪以可趁之機,也有歐美、澳洲、中印、非洲、拉美等國家和地區強勁的成品油需求支撐的利好刺激。

油品貿易格局呈現“蹺蹺板”效應

澳大利亞3家煉油廠將于18個月內關閉,使該國每日30萬桶原油的加工能力瞬間蒸發,對原油進口的負面影響明顯。未來,東南亞地區原油貿易將日趨萎縮。與此同時,沙特、阿聯酋、科威特和伊拉克等世界主要原油出口國集聚的中東地區,到2016年的煉油產能預估將接近120萬桶/日,這將令中東原油出口大打折扣。

與之相反,盡管澳大利亞整體上是一個能源出口國,但預計2013年消費燃油的50%以上將依賴進口,而各方面都指向在不久的將來進口成品油增加將成為長期趨勢。中東地區煉油能力的增強對于中東至歐洲和亞洲航線的LR2型成品油輪船東卻是大大的利好。此外,近幾年印度至南非和東南非的LR2型成品油輪航線日漸浮出水面,據國際能源總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IEA)的數據,2012-2018年南非地區的成品油需求將以年增4%的速度攀升。

另外,在北美地區,美國原油出口受限,煉油廠的成品油產量與日俱增,成品油出口上升幾乎毋庸置疑。拉美國家是美國出口成品油的重要銷售市場,其中巴西因舉辦2014年世界杯和2016年奧運會而大興土木,油品進口需求尤為迫切。根據勞氏情報的數據,今年巴西進口成品油每月平均62萬載重噸(16萬桶/日),全年進口量有望觸及750萬載重噸(16.5萬桶/日),同比飆升18%。等到2015年巴拿馬運河拓寬工程完工后,美國的石腦油、汽油和柴油都將經由該運河運往亞洲市場。最后,西非地區基礎設施建設緊鑼密鼓,對海運進口汽柴油的需求也將上升。

德國交通信貸銀行(DVB Bank)的研究顯示,受上述因素影響,未來兩到三年,阿芙拉型原油油輪與LR2型成品油輪在船東收益和船舶價值上的走勢將嚴重分化,呈現此消彼長的“蹺蹺板”效應。

DVB分析指出,2010-2013年阿芙拉型原油油輪一年期期租收益已下滑3成,平均水平僅1.33萬美元/日,2014年更將探低至1.25萬美元/日谷底,且維持這一低位水平直至2016年。與之相反,2013年LR2型成品油輪一年期期租平均收益約在1.55萬美元/日,且明年也將維持在這一水平,到2016年則有望突破1.8萬美元/日。

在船舶資產價值方面,兩大船型之間的差距也是逐漸拉大。DVB預測,未來幾年,阿芙拉型原油油輪價值將原地踏步,而LR2型成品油輪資產價值將快速上升。目前,后者的在造新船轉手價格相較前者的溢價已經接近300萬美元,未來18個月內,根據船齡差異,前者的船舶價值或再跌約3%-7%。

成品油輪訂單來勢洶洶

面對中長期的利好因素刺激,幾大市場玩家果斷出手造船,欲圖搶占市場先機。大宗商品貿易巨頭托克國際5月宣布,訂造4+4艘5萬載重噸燃油經濟型成品油輪,2014年交船,市場估計每艘在3200萬美元左右。起步不久的Scorpio Tankers現已建立起一支可稱全球規模最大的自有成品油輪船隊。據其公司網站介紹,它目前經營的此類船只已達18艘。接下來,它在2014與2015年還將接收55艘新造成品油輪。另據克拉克森的數據,截止目前,Scorpio Tankers 2013年訂造MR型成品油輪的數量約30艘,這使其成為今年新造油輪市場上的最大玩家。

行業大佬馬士基也不甘示弱,10月底,馬士基油輪與韓國城東造船簽訂最多10艘成品油輪訂單,新船總價值約4.16億美元。據奧斯陸經紀行Fearnleys的數據,這10艘油輪包括4艘50000載重噸的MR型成品油輪和2艘115000載重噸的LR2型成品油輪,以及4艘成品油輪的備選訂單,MR型成品油輪和LR2型成品油輪各2艘。新船將于2015-2016年集中交付給馬士基。

從全球范圍來看,意大利經濟行Banchero Costa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2013年前9個月,成品油輪訂造總量已經超過1200萬載重噸,是去年同期410萬載重噸的3倍。其中,155艘3.2-6萬載重噸的MR型成品油輪占現役此類油輪船隊總數的8.5%,由此計算,MR型成品油輪手持訂單量占現役船隊總量的15.2%。另外,今年8-12萬載重噸的LR2型成品油輪訂造總量占現役此類油輪船隊總數的11%,手持訂單量占現役船隊總量的15%。與此同時,油輪拆解速度卻明顯放緩,今年前9個月,僅有28艘成品油輪被出售并拆解,拆解總量170萬載重噸,同比大降28%。

提防運力過剩應警鐘長鳴

就在行業大佬們看好成品油輪市場光明前景并信心滿滿揮金大舉造船的同時,船東們似乎仍該保留一份清醒,畢竟運力過剩的基本面的土壤上從來開不出鮮艷的花朵。

曾是成品油輪的主干航線——歐洲至美國汽油運輸航線受美國進口燃料需求大幅萎縮影響,成品油輪船東日收益10月中曾報虧3300美元/日,創出波交所2008年6月報告該航線收益以來的歷史最低點。據勞氏情報的數據,今年美東港口通過MR型油輪進口的成品油貨量僅154艘,相較2012年近260艘的即期市場成交貨量大幅走低。另據美國能源信息局(US EIA)的數據,10月14-18日的一周內美國進口汽油43.8萬桶/日,同比減少8.8萬桶/日。因此,運力過剩導致運價走低的現實讓目前的船東很無奈。

經紀行Banchero Costa分析指出,去年以來,成品油輪運輸業正享受著難得的發展良機,船東樂觀情緒蔓延,但隨著大批新造船訂單投擲給船廠,行業中長期偏正預期隨時有被改寫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