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郵輪船隊困局待解
2013-09-24 16:38:53 來源:航運交易公報 編輯: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管理困局
“海娜號”郵輪原定當地時間9月13日16時,由韓國濟州開往仁川,但在離港時,被濟州地方法院扣留。船上共2309人,其中游客1659名,全部滯留船上。
據介紹,“海娜號”郵輪被扣后,海航旅業立即成立應急小組,啟動應急預案,并將事件報告給中國外交部、國家旅游局、中國駐韓使領館等單位,與韓國方面展開協調,確保游客境外權益。同時開始安排游客船(船型 船廠 買賣)上生活,安撫游客情緒。海航旅業表示,“海娜號”郵輪已免費開放船上娛樂場所,餐廳提供24小時不間斷餐飲服務,所有供給充足,避免游客在船上某些場地過于集中、擁擠,引發游客傷害。另外,船上所有領隊都在開展安撫游客情緒的工作。
盡管海航旅業對于變故迅速做出反應,但是距離海航集團第一艘包機抵達濟州時,游客已在郵輪上滯留40多個小時。
上海國際航運研究中心郵輪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程爵浩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比之國際郵輪公司,海航旅業還是缺乏郵輪管理經驗,這次事件折射出海航旅業在郵輪管理風險控制上的弱點。”程爵浩指出,按國際郵輪經驗,的確會發生船舶被扣留或天氣原因滯留等,但遇到危機后,國際郵輪公司會第一時間改用其他交通工具將游客送往下一個目的地或接游客回國,包括郵輪公司為游客支付機票和酒店費用讓游客完成行程,或對于需回國的游客購買機票接回國,隨后將有緊急流程進行賠付。而“海娜號”郵輪令游客滯留超過40個小時,足見其危機管理欠妥。
目前“海娜號”郵輪的運營是海航旅業委托麗星郵輪進行管理的,這樣的選擇是明智的,也是無奈的。目前本土缺乏郵輪管理人才是不爭的事實。
程爵浩坦言,此次“海娜號”郵輪被扣事件折射出中國郵輪公司在管理上的很多問題。他認為,郵輪的運營管理是非常復雜的,但是一定要將游客的安全放在絕對首要的位置。“海娜號”郵輪被扣事件也為未來可能進入郵輪市場的中國公司提供了借鑒,即一定要加強法律意識,一定要熟悉國際規則,要利用好規則正常運營,要有足夠的應急準備。
品牌困局
中國游客已經成為全球郵輪旅游市場最大增長動力來源,郵輪旅游來自中國游客的數量正按年倍升。如此美好的市場前景無疑具有強大的吸引力。今年先后有5艘國際郵輪將上海作為母港。其中,歌詩達2艘;皇家加勒比2艘;麗星郵輪1艘;始壹永毡揉]輪公司2010年的中國游客只有2.5萬人,去年已勁升至10萬人,預計今年可倍升至20萬人。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以海航旅業為代表的本土郵輪船隊破土而出。但是相比久負盛名的國際大型郵輪公司,如嘉年華、歌詩達、皇家加勒比等,海航旅業以及后續將要進入市場的本土郵輪公司與國際郵輪大鱷們在資金、管理以及全球網絡上的差距最終都會集中于品牌的劣勢上。
交通運輸部9月11日發布的《關于改進提升交通運輸服務的若干指導意見》提出,將發布郵輪運輸業發展指導意見,打造郵輪母港,建立本土郵輪船隊。但這顯然需要時間的積累、市場的打磨。
官網資料顯示,海航旅業于5月底推出“海娜號韓國行”的活動航程是6天5晚,路線是天津-濟州-仁川-天津。據相關游客介紹,他們有的是受朋友邀請,有的是自行報團參加,費用為2000多元~3000多元不等。而據記者了解,麗星郵輪同期推出的韓國郵輪航線,由上海出發,6天5晚類似的行程,價格卻比“海娜號”郵輪高出近一倍?梢哉f,海航旅業是以較為低廉的價格來吸引更多的游客,這種價格策略并非沒有效果,但是扣船事件卻令其品牌形象大打折扣。
海航旅業9月14日給各家旅行社發通知稱,鑒于“海娜號”郵輪無法按時返回天津東疆國際郵輪碼頭,從而導致后續航次無法執行,取消9月16日天津—濟州—仁川航次。因此引發的下一趟航程游客退團和賠付又是海航旅業的一筆不菲的經濟損失。
此外,此次扣船事件還涉及到海航旅業相關合作的旅行社、旅游網站等銷售代理商,不僅額外增加了太多的工作,還可能導致更多的損失。
鑒于此,對于準備選擇郵輪出游的游客而言,在選擇郵輪出游的時候,會聯想到此次扣船事件,寧可選擇費用較為昂貴的外資郵輪公司;而對于合作方而言,也將會有更多苛刻的合作條件,最終損害的就是海航旅業的品牌形象。一旦品牌形象受損,重新建立起來將是漫長的過程。程爵浩也認為:“中國郵輪公司的國際化運營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的積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