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綜合 > 艦船風云 > 正文

美最新型航母“福特”號下水

2013-11-11 08:01:00   來源:新華日報    編輯: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

 “福特”號航母遠景。 新華社發

美軍最新一艘核動力航空母艦“福特”號于當地時間9日中午在弗吉尼亞州紐波特紐斯亨廷頓英戈爾斯公司造船廠舉行正式命名儀式,標志著這艘航母下水投入使用。

“福特”號的大小與其他超級航母非常接近。根據船廠提供的數據,“福特”號長約333米,高77米,飛行甲板寬78米,船體總重超過9萬噸,相當于400個自由女神像的重量;用于噴涂(產品庫 求購 供應)整個船體的鉛灰色涂料(產品庫 求購 供應)達到75.7萬升,足夠把整個白宮來回刷上350遍。

“福特”號最重要的設計更新是將艦橋后移。這讓飛行甲板擁有更多空間放置飛機以及進行加油、裝彈和維護,再加上這艘航母的艦載機升降系統用電磁彈射器取代蒸汽彈射器、用電磁攔阻裝置取代液壓攔阻裝置,其每日艦載機起飛架次能比“尼米茲”級任何一艘航母多上25%。

在經過大約兩年半的磨合與訓練后,“福特”號將于2016年3月正式進入美軍現役編隊。作為“杰拉爾德·福特”級航母的首艦,“福特”號將在美軍航母史上占據極為重要的位置,而“福特”級航母,也會逐漸取代不斷老去、維護費用躥升的“尼米茲”級航母,成為美國保持海洋優勢的一支主要力量。

據報道,“福特”號研制和建造費用達到150億美元,毫無疑問,“福特”號成為美國海軍有史以來造價最昂貴的航母。

那么,這艘“史上最貴航母”究竟貴在哪兒?

首先貴在理念——始終保持“代差”優勢。眾所周知,美國航母遍布全球,幾乎是有軍事爭端的地方就會有美國航母的身影。目前,歐洲和亞洲多個國家都致力于發展本國航母,但這些航母與服役幾十年的“尼米茲”級尚且都存在明顯差距,更別提“福特”級了。據報道,美國人研制新一代超級航母的初衷,就是要努力與世界各國在航母技術層面保持不可撼動的“代差”優勢。只有這樣,才能保證美國在任何時候都可以像今天一樣,將利益觸角伸到全球各個角落。站在這樣的戰略思維之下,美國不惜重金打造“福特”號航母也就不難理解了。

其次貴在創新——尖端技術扎堆上艦。與前輩“尼米茲”級航母相比,“福特”級有多項創新。雖然艦體整體設計變化不大,但艦島、飛行甲板都采用了全新設計,甲板使用面積加大;島式上層建筑得到改進,充分考慮視野、湍流、指揮、飛行控制、各種雷達(產品庫 求購 供應)和通信要求;融入隱形化理念,突出部位專門敷設了雷達吸波材料。動力方面,“福特”級航母采用新型A5W壓水堆核動力裝置,可產生3倍于“尼米茲”級反應堆的電力。在“福特”號航母50年的全壽命期內,A5W型壓水堆不必更換堆芯。這種新型核動力技術的應用,盡管一次性投資較大,但大大延長了動力系統的壽命,使單位價格變得相對低廉。

再次貴在效率——操作設計整體優化。從長遠的角度看,“福特”號航母在50年服役生涯的整體操作成本,可望比“尼米茲”級低50億美元。在指揮系統方面,使用更先進系統技術和自動化(產品庫 求購 供應)設備的“福特”級,可與其他武器和軍種間實現緊密的聯系和互操作,并將廣泛采用電腦顯示器、個人數碼助理和掌上電腦等替代操作人員目前所使用的手冊和參考資料,極大提高指揮效率,降低人工成本。由于更有效率的操作設計與大幅自動化,“福特”級較“尼米茲”級可以減少約800人的船員編制。除此之外,艦上的航空大隊尚可再精簡約400名人力(其中大部分是地勤人員),且人員的工作負擔也將較目前的航艦設計為低。

看似最貴的東西實則最實惠,科技的力量在這一刻顯露無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