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綜合 > 船股評論 > 正文

中國重工將引領中國新型航母未來

2013-10-16 08:08:18   來源:中證網    編輯: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據外媒報道,10月11日,美國最新核動力航母CVN-78“福特”號在弗吉尼亞州紐波特紐斯造船廠下水。“福特”號堪稱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航母,排水量超過10萬噸,首次采用電磁彈射裝置,將搭載具備隱身性能的F-35C戰機和無人戰機75架。“福特”號航母歷時8年建造,耗資高達130億美元,作為福特級航母的第一艘,美軍還計劃裝備3艘同級別的航母。“福特”號將于2015年服役,國內軍事專家認為“福特”號部署亞太的可能性非常大。

同這艘世界最先進的航母相比,我國目前唯一的航母“遼寧”艦因此在動力系統、艦載機起飛方式、艦載機數量、武器裝備、排水量等方面還有較大的差距。

但業內人士介紹,以中國重工及其控股股東中船重工集團為首的中國軍工企業利用短短十年的時間完成了世界海軍超過百年的航母發展歷程。在2012年大連造船廠交付“遼寧”艦以后短短一年時間里,“遼寧”艦先后完成了艦載機連續起降、駐艦飛行、短距滑躍起飛等試驗,以令世界驚訝的速度穩步推進各項試驗和訓練。

另一方面,由“遼寧”艦前身是蘇聯的瓦良格號,雖然經過中國重新設計和改建,但是仍然沒有擺脫蘇俄航母的整體技術模式,中國軍方表示中國一定會設計建造自主航母。中國自主航母的設計指標一定會向前看,“福特”號航母將成為中國自主航母的技術追求標桿。中國有信心認為在新型航空母艦技術上會再次縮小與世界一流的美國的差距。

回顧中國重工自復牌以后的一系列公告,即可從中發現出中國海軍未來發展的端倪。

9月11日,發布預案收購大連造船廠集團和武昌造船廠(位置 評論 新聞)集團的核心軍工資產,募投投向大型水面艦船、軍用艦艇、水中兵器等軍工技改項目,業內人士認為這即是中國重工重點布局航空母艦及航母戰斗群的一個強烈信號,該方案一公布,立即引起了包括CNN、路透社、朝日新聞等境外媒體高度關注。

9月24日,非公開發行方案獲得國防科工局同意,預示著核心軍工資產證券化已經獲得軍方同意。10月10日,中國重工公告1-9月訂單,訂單增長主要來源于軍工軍貿和海洋經濟業務的爆發式增長,新增訂單金額554.84億元,是去年同期新增訂單的9倍之多。

公告顯示,在軍工軍貿與海洋經濟產業新增訂單中,大部分為軍工軍貿訂單,中國重工作為境內軍工第一股,是中國首艘航空母艦“遼寧號”重要參與方。據分析,此次中國重工軍工軍貿訂單大幅增長,公司極有可能在近期中國海軍首次披露“航母部隊”建制中扮演著重要角色。10月11日,非公開發行方案獲得國資委同意,中國重工以讓人吃驚的速度推進核心軍工資產證券化這一資本市場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事件。

東方證券認為,中國重工此次增發收購大船集團(位置 評論 新聞)、武船集團軍工重大裝備總創資產,收購完成后,中船重工集團核心艦艇生產設計、總裝、制造、配套完整的產業全部進入上市公司,中國重工軍品收入有望從目前的8%提升到20%以上,不僅有利于公司業績的增長,還有利于公司估值的提升。在美國咄咄逼人的“重返亞洲”戰略下,中國重工肩負了中國海防的重要使命,發展潛力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