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友聯船廠打造國內一流海工修理基地
2013-01-14 17:07:10
來源:中國船舶報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日前,友聯船廠(蛇口)有限公司順利完成中海油田服務股份有限公司“南海八號”深水鉆井平臺修理改造工程,并提前一周交付。包括該平臺在內,友聯船廠2012年共承修6座海工平臺。這標志著該廠在推動產品轉型升級、搶占海工裝備修理高端市場方面取得實質性突破,為打造國內一流海工修理基地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打開高端海工修理通道
據了解,“南海八號”是中海油服為滿足南中國海石油開發需要,從國外購買的一座二手深水半潛式鉆井平臺。該平臺總長82.29米,型寬69.49米,最大作業水深為1400米,最大鉆井深度為7620米,生活區定員120人,采用錨泊定位。該平臺在此次修理前已在國外閑置2年以上,是一座已脫檢并具有30年歷史的老舊平臺。修理這樣一座平臺對友聯船廠來說是一個前所未有的挑戰。
“南海八號”此次修理改造工程主要項目包括更換鋼板和管道系統、表層涂裝、鉆井設備檢查維修、機電系統檢修、生活區裝修等。整個工程要搭拆腳手架15萬多立方米,換裝浮箱、泵艙、機艙頂板等鋼結構超千噸,實施內外涂裝作業達10萬多平方米,疏通、修理及更換管系5000多米。面對工程量大、時間緊的局面,友聯船廠充分發揮在海工平臺修理方面的技術優勢,通過制訂詳細的施工計劃、合理安排施工隊伍,用了62天就順利完成了全部工程任務,其效率之高得到了中海油服的贊揚。
目前,“南海八號”已完全恢復總體功能并重新入級,可滿足中國海域800米左右水深的作業需求,不日將奔赴南海進行鉆井作業,成為繼“海洋石油981”號之后我國派往南海的第二座半潛式鉆井平臺。 “南海八號” 修理改造工程的順利完成標志著友聯船廠在進軍高端海工修理市場方面邁出了堅實的一步。隨著南海資源開發的步伐加快,該廠有望承接到更多相關的海工裝備修理工程。
推進高端修理發展戰略
近年來,特別是在整體搬遷至蛇口孖洲島以后,友聯船廠努力調整以常規船舶特別是散貨船修理為主的業務結構,加大在海工裝備等高附加值產品修理市場的開拓力度,取得明顯成效。據統計,該廠2011年修理改裝船舶223艘次,實現產值18.5億元,修船產值在全國名列第一。
在明確的發展戰略推動下,友聯船廠2012年克服經營生產方面的種種不利因素,依然保持了強勁的發展勢頭,手持訂單充足,生產任務飽滿,日均在修船舶為17~18艘,特別是相繼承接了“探索者”號半潛式平臺、“南海二號”半潛式平臺、“海洋石油931”號自升式平臺、“中油海5”號自升式鉆井平臺、“勘探三號”半潛式平臺的修理改造工程。其中,新加坡籍半潛式平臺“探索者”號改裝工程是友聯船廠自1989年建廠以來承接的最大的單體海工項目,合同金額約4.5億元。該平臺于2012年1月21日進廠,進行為期約14個月的修理改造工程。
面對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友聯船廠高層對企業未來的發展持樂觀態度,并表示,通過積極開拓海工裝備特別是海洋鉆井平臺修理市場,努力提高相關修理技術,該廠在海工裝備修理方面的能力正逐漸得到國內外海工平臺業主的認可,未來將著力打造國內一流的海工裝備修理基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