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航國際北京公司實現“夢幻組合”
2013-01-23 08:40:50
來源:中國航空報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中航工業和中航國際領導按動北京公司船舶、機電工程總包核心業務品牌啟動球。
1月5日,北京公司總經理刁偉程與芬蘭德他馬林公司總經理Mika Laurilehto簽署收購協議。
2008年,中航國際北京公司(以下簡稱“北京公司”)新一屆領導班子上任不久,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機就在大洋彼岸爆發了。出口訂單驟降,船舶業務新增訂單一度為零。那年11月,北京公司已有近2億美元的項目合同受到影響,面臨項目暫緩甚至取消的風險。
在前所未有的嚴峻考驗面前,在中航工業“兩融、三新、五化、萬億”發展戰略和中航國際“超越·領先”戰略引領下,北京公司主動轉型,積極應變,結合自身特點和優勢制定了“依托貿易,專業集成,產業整合,資本經營”的發展戰略,確立了船舶和機電工程總包兩大主業,掀開了國際化創新發展新篇章。
船舶業務:全球優質資源在北京公司實現“夢幻組合”
面對全球金融危機的不利影響和持續低迷的國際船市,北京公司搶抓機遇、逆勢而上,在短短幾年內迅速完成從船舶貿易到船舶制造、船舶業務海外上市、收購全球最大的獨立船舶設計公司等重大戰略行動,形成了一個頗具特色的船舶產業全價值鏈體系。
繼2007年投資泰州中航船廠之后,2011年1月,北京公司注資3億元人民幣,持有國家船舶出口基地、國家一級一類造船企業威海船廠70%股份,使北京公司船舶產業年建造能力達到200萬載重噸。2012年,威海船廠實現扭虧為盈,在全球船市持續低迷、造船行業整體虧損的大背景下,這項成績的取得實為不易。
2011年10月,北京公司旗下子公司中航國際投資有限公司(簡稱“中航國投”)在新加坡交易所主板上市,成為中航工業集團首支國外上市股票。上市一年來,在全球船舶行業持續低迷的困難形勢下,中航國投銳意開拓,頑強拼搏,取得良好經營成果,獲得了資本市場積極評價。中航國投不斷加強基礎管理工作,聘請專業公司開展內控體系建設,建章立制,規范運作,穩健運行;順利召開董事會和股東大會,圓滿完成各項議題;加強市場宣傳和推廣,舉辦春茗會等公關活動,積極發展投資者關系,建立了良好的社會形象和信譽。按照對新加坡交易所的承諾和中航國際的總體戰略部署,相繼在新加坡、上海和廣州投資成立中航國際海工有限公司、中航國際船舶發展(中國)有限公司和中航國際船舶發展(廣州)有限公司,完成了中航國際第一階段船舶業務整合工作。
2013年1月5日,中航國際北京公司通過中航國投成功收購芬蘭德他馬林船舶設計公司79.57%的股份。船舶研發設計是核心競爭力,也是當前船舶產業增值能力較強的環節。北京公司通過收購德他馬林公司,建立了集船舶研發、設計、制造、銷售于一體的船舶產業體系,并擁有上市公司資本運營平臺,完善了產業鏈,創新了商業模式,推動了產業升級。
芬蘭德他馬林船舶設計公司既是國際一流的船舶設計公司,也是全球獨立于船舶企業之外的最大的船舶設計公司,專業研發、設計、改裝各種船舶,包括特種船舶和海工產品,擁有專業全面的船舶研發設計能力,積累了豐富的設計經驗;對各型豪華郵輪、游艇、滾裝船等特種船,節能型散貨、集裝箱船以及一些海工產品擁有較高的設計水平和較成熟的設計管理經驗。
北京公司依托上市公司資本經營平臺,通過船舶業務國際化產業布局,強化產融結合,提升公司在國際船舶領域的核心競爭力,形成差異化的競爭優勢,打造具有北京公司特色的船舶業務發展模式,為中航國際進一步實現船舶業務產業化發展、實現船舶業務“十二五”規劃目標、躋身中國船舶行業和世界船舶行業前列奠定了堅實基礎。
短短幾年間,一個集歐洲研發設計優勢,中國成本速度優勢,新加坡國際航運中心信息優勢、產業聚集優勢以及國際資本市場規范透明和信譽優勢等全球優質資源于一身的“夢幻組合”在北京公司成為了現實。
機電工程總包業務:強強聯合,躍居國際領先行列
水泥EPC是北京公司機電工程總包業務板塊的重要支柱。此項業務始于20世紀90年代,最初以出口水泥成套設備為主。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后,亞非拉等新興市場經濟增長保持了上升勢頭,改善基礎設施和住房條件的需求不斷提高,國際水泥產業迅速升溫。北京公司能否抓住機遇,打造進軍全球水泥工程市場的核心競爭力,成為公司新一屆領導班子深入思考的重大戰略問題。
恰在此時,擁有150多年歷史的法蘭克福上市公司德國洪堡公司也在尋求一個全球獨家戰略合作伙伴,以共同完成降低成本、加強風險管理、占領重點市場、完善產業結構的發展戰略。洪堡公司在全球水泥核心裝備技術領域具有領導地位,“洪堡”品牌在業內享有盛譽。由于雙方發展戰略契合、優勢互補,雙方很快達成了合作共識,洪堡公司董事會和股東們同意向北京公司轉讓20%股權,使北京公司成為洪堡公司的第一大股東。
2011年1月7日,作為李克強副總理赴歐洲訪問的11個項目之一,北京公司與洪堡公司在德國柏林正式簽署了收購項目原則性條款協議。2011年2月23日,北京公司與洪堡公司完成股權交割,正式成為其第一大股東。這一跨國并購行動是北京公司產業化發展道路上的一次重大飛躍,引起了拉法基、海德堡、霍爾希姆等世界水泥業巨頭關注,通過各種途徑與北京公司加強聯系,探討合作發展前景。
以收購洪堡公司股權為起點,加快了北京公司從國際貿易向產業化發展的步伐,提高了集研發設計、采購銷售、工程建設于一體的產業化綜合實力。北京公司正在積極引進洪堡公司擁有的水泥工業核心裝備制造技術,推廣其全球領先的低碳節能環保技術,尤其是水泥脫硝、垃圾焚燒生產水泥等先進技術,利用其品牌、市場網絡和客戶資源,實現產業化發展,積極承攬國際水泥設備工程總承包項目,擴大在世界市場的占有率和影響力。
2012年,北京公司全面開展與洪堡公司的戰略合作,機電工程總包能力顯著提高。聯合洪堡公司,大力開拓水泥工程國際市場,共同實施項目建設,雙方增進了解,加強融合,全年簽署7個水泥工程項目合同,總金額超過10億美元,目前4個項目已經開始建設。根據業務發展需求,參考咨詢公司的設計方案,北京公司不斷調整和優化水泥業務組織機構和流程,進一步完善和提高水泥EPC綜合能力;加大隊伍建設力度,引進了一批專業人才,建立了能力相對完備的水泥EPC專業團隊;積極探索北京公司與洪堡公司聯合采購中心的發展,推動洪堡核心技術、核心設備在中國落地。目前,北京公司水泥業務的客戶遍及委內瑞拉、尼日利亞、馬來西亞、越南、泰國、土耳其、印度、肯尼亞、伊朗等國,在國際市場上樹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和影響力。
機械車輛業務是北京公司機電工程總包業務板塊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傳統優勢業務。北京公司將“中國制造”的客車、重型卡車、工程機械等大型機電產品出口到亞非拉新興市場,幫助發展中國家建立民族工業,成為“中國制造”的高端產品走向世界的一扇窗口。
2011年10月,北京公司與山推公司在肯尼亞首都內羅畢合資成立東非運營中心,該中心市場范圍覆蓋東非12個國家,是中國工程機械和車輛產品在非洲重要的銷售平臺,目前已成為機械車輛中資企業在肯尼亞銷售冠軍。2012年6月,北京公司與緬甸政府簽署協議,由北京公司出口并承攬在當地建設一家汽車車橋和模具生產廠,項目金額上億美元,這是近年來中緬雙方成功實施的最大的政府貸款項目,也是北京公司歷史上最大的車輛類出口項目,不僅能夠提高當地汽車制造業水平,而且也為北京公司機械車輛業務實現產業化、規;l展開辟了新路。
隨著船舶業務品牌“Navis”和機電工程總包業務品牌“Avictech”的正式運行,北京公司國際化創新發展的步伐邁上了新臺階。為實現產業升級和卓越運營,北京公司將進一步轉變思想觀念,進一步貼近國內外市場需求,進一步發展追趕型商業模式,在全球范圍內尋找戰略合作伙伴,進行有效資源嫁接,注重體制機制創新,增強企業活力,形成規范且響應迅速的決策體系,為落實中航工業“兩融、三新、五化、萬億”發展戰略和中航國際“超越·領先”戰略做出更大的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