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船重工旗下企業集中亮相海事展
大氣而不失靈動,簡潔中蘊藏巧妙。12月3日上午9時30分,第17屆中國國際海事會展的中船重工展臺,圓形的開放式設計讓參展觀眾耳目一新。即將舉行揭幕儀式的河柴重工全新研制CHD622V20高速柴油機全身被鮮艷的紅綢覆蓋,上方的中央光影穹頂,中船重工的LOGO光影變幻,穹頂周圍垂下一圈潔白的流蘇,使展臺既有古典氣息又具現代時尚。
本屆展會,集團公司7家船廠、17家配套廠、14家科研院所攜最新的生產科研成果嶄新亮相。成員單位參展的模型實物數量比上屆有顯著提高,精致的演示模型吸引了大量專業觀眾駐足觀看,極具視覺沖擊力的大型實物現場展示更是讓觀眾充分領略到了中船重工強大的專業制造能力與雄厚的技術研發實力。
科技元素吸引眼球
正面、側面,俯視、平視,散貨船、集裝箱船、LNG船、鉆井船旋轉變幻,中船重工展臺,一臺3D成像儀把眾多觀眾吸引過來。通過3D展示,多個船型從不同角度真實清晰地再現在觀眾面前,令人驚嘆,留下深刻印象。
七〇四所展臺前,新一代的減搖鰭緩緩從玻璃展示柜中伸出,模擬在水中的姿態搖擺,使復雜的技術應用得以生動的呈現。
展會上,專業觀眾對這種用科技元素來展現企業實力的方式表現出濃厚興趣和極大熱情。
蛟龍龍宮相映生輝
上屆中國國際海事會展,七〇二所研制的蛟龍號載人深潛器就是“大明星”,此次海事會上,蛟龍號的號召力仍然不減當年。開展前一天,上海本地媒體就以《明天去看蛟龍號》為題,廣邀市民參觀海事會。更令人興奮的是,與她師出同門,被昵稱為“迷你版龍宮”的我國首個實驗型深海移動工作站,此次也與蛟龍攜手亮相海事會。蛟龍、龍宮、深水鉆井平臺被媒體并稱為本屆海事會“三大高科技海洋裝備”,其中兩項出自中船重工,顯示出集團公司強大的科技創新能力。
讓觀眾直呼過癮的是,蛟龍模型“敞開心扉”,首次在大型展會公開展示內部結構,極大滿足了觀眾的好奇心。驚羨的目光、聚焦的鏡頭,更加開放的蛟龍號繼續成為海事會上的“萬人迷”。
本次展出的實驗型深海移動工作站是我國未來深?臻g站的雛形,11月21日剛剛成功進行了首次水池試驗,成為本屆展會的新寵。盡管這次只以圖片形式展出,但仍然吸引了眾多專業觀眾和媒體記者駐足觀賞。
“老明星”風頭不減,“新明星”迅速崛起,蛟龍與“迷你龍宮”這對姊妹花,在本屆海事會上相映生輝。
多型產品備受矚目
中船重工的展品總體呈現出高附加值、高技術、綠色環保等特點,在展會上大放異彩,吸引了眾多觀眾。
大連船舶重工集團有限公司承建的“大陸架六號”深海半潛式鉆井平臺是用于海上石油和天然氣勘探,開采工程作業的半潛式鉆井平臺,是國際上浮式平臺的頂級產品;大連船用柴油機有限公司的G80ME-C9低速船用柴油機,擁有超長沖程和更低轉速的功率輸出范圍,在不犧牲航速條件下,消耗更小的功率,降低船舶燃油消耗量;天津新港船舶重工有限責任公司8000車位PCTC船是目前世界上泊車最多的汽車滾裝船,屬節能環保型船舶,是尖端的超巴拿馬型汽車運輸船;武昌船舶重工有限責任公司的水下浮體系統是世界最大型水下立管支撐浮體系統;武漢船用機械有限責任公司API-C型海洋工程起重機填補了國內空白,打破了該類產品長期被國外少數廠商壟斷的局面……
在一千多平米的集團展區,中船重工成員單位用一個個新產品、一項項新成果,集中展示了世界500強企業的整體實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