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船國際抄底龍穴造船背后玄機
2013-12-09 08:33:37
來源:金證券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最快后年搬遷,廠區土地補貼百億
廣船國際如今儼然是個“概念王”。10月公司上演“蛇吞象”資本大戲,欲將華南地區最大的現代化大型船舶總裝企業——龍穴造船有限公司攬懷;土地流轉概念風生水起,公司50萬平方米的老廠區被認為估值突破百億。盡管造船業仍然低迷,公司卻稱從三季度開始接單驟增、產能趨緊。
多重刺激之下,公司股價11月飆漲四成半。廣船國際是否真發生神奇逆轉?《金證券》獲悉,11月底一干研究員同赴調研,一窺究竟。
龍穴不幸接炒家訂單
廣船“抄底”施救
10月9日,廣船國際公告稱,擬借H股定增方式,耗資9.5億元收購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下稱中船集團)、寶鋼集團、中海集團持有的龍穴造船合計100%的股權。11月25日,該議案經過股東大會審議通過。
這被外界視為“蛇吞象”。目前廣船國際產能不到100萬載重噸,而龍穴造船號稱擁有350萬載重噸。雖然體量魁梧,龍穴造船身子骨卻異常孱弱。資料顯示,公司2010-2011年盈利不足1億元;2012年虧損17億元,財務費用達3.7億元。
據了解,龍穴廠區位于南沙區龍穴島,依山面江,適宜建立10萬噸級以上,特別是20萬噸或以上的船舶。
前往調研的券商研究員向《金證券》記者介紹,龍穴造船的現代化程度較高,但因訂單規模等原因,產能未完全發揮。對大型船塢而言,國外最好的水平為1個月有一批次船下水,龍穴目前在3個月左右。
廣船國際高管在和機構的交流中透露,龍穴基地投資基本到位,之所以虧損,一來因為是新廠,二來是客戶選擇不當。“船東分為兩種:世家和炒家,龍穴不幸接了炒家的訂單。在船市下跌時,炒家不停地修改質量標準、反復折騰,讓船廠交不出船來。”
至于龍穴的債務負擔,公司方面稱,廣船國際賬上存款50多億,加上H股增發剩的12-13億元,跟龍穴造船的負債規模接近,廣船會通過多種方式降低其負債。
“造船業雖然還處在低迷期,但今后2、3年回暖的概率比較高,這個時候收購經營不善的船務資產,有一定的可行性。”中投顧問交通行業研究員蔡建明對《金證券》記者稱。
廣船國際方面也表示,今年三季度接船13艘,前兩個季度也才接了14艘船的訂單,預計明年行業訂單略低于今年,但價格會比今年好。
百億補貼變身“土豪”
最快半年有說法
廣船國際的芳村廠房位于廣州老城區,地理條件所限,不能生產大型的船舶,限制了擴產計劃。收購成功后,廣船完全可以將產能逐步移至龍穴造船基地。實際上,今年廣船已有半數以上新簽訂單在龍穴基地完成。對此,公司方面也表示,“原來是借用龍穴的場地和部分產能,而收購龍穴后,相當于一家了”。據悉,公司目前接單超過100億元,很多訂單是廣船替龍穴接的。龍穴造船產能利用率不到50%,廣船逐漸將訂單、產能轉移至龍穴,可以很好提高龍穴產能利用率。除此以外,廣船造船設施如門座式起重機也將搬遷至龍穴。
前往調研的券商研究員發現,龍穴造船兩個50萬噸級大型船塢的邊上,留有一大塊地,“這塊地應該是預留給廣船國際的,用平地造船、整體下水的方式,造10萬噸以下的船。”
《金證券》記者注意到,據2010年的一份廣州“退二進三”企業名單,位于荔灣區芳村大道南40號的廣船國際被安排在2015年年底前搬遷。市場一直盛傳,公司完成龍穴造船基地項目后,會把芳村的老廠搬過去,然后清空芳村地塊交給政府拍賣。國信證券早在2010年11月發布的研報就認為,如果該地塊用于房地產開發,每平方米合理地價至少在兩萬元,按此推算廣船地塊估值約100億。
對此,親赴當地調研的研究員如此形容,荔灣廠區位于珠江邊,面積約50萬平方米。周邊的廣鋼廠區正在處理搬遷土地轉讓的問題,其3倍于廣船的土地估值300多億。“從地理位置來看,公司的荔灣廠區有江景,比廣鋼的要好。”
高管證實,臨近廣船的廣鋼搬遷補貼300億元,而廣船造船產區面積52萬平方米左右,目前當地搬遷補貼分成比例是6:4(廣船占60%,市政府40%)。如果按照3萬/平方米測算,廣船搬遷會獲得補貼93.6億元,相當于增加每股凈資產9元(按增發H股后10.03億總股本)。至于搬遷后的沿江廠區土地,也不排除參與開發而不是一次轉讓獲得收益,畢竟大股東中船集團旗下也有房地產開發公司。
《金證券》獲悉,廣船國際高管對機構透露,“關于搬遷和補貼,目前還沒跟市政府有正式的接洽”。不過,“比較早的話,估計明年上半年會有談判結果,2015年上半年搬遷。”
龍穴基地大整合猜想
是否注入不確定
到龍穴島上探訪之后,有券商研究員冒出大膽的猜測:整個龍穴基地接近500萬平方米,其中龍穴造船占地一半,剩下的是分別位居東西兩邊的文沖船廠修船基地、黃埔造船的干散貨船建造基地,和龍穴造船共用一個港池。“實際上,黃埔、文沖與廣船一樣也屬中船旗下工業企業,如果廣船能把文沖、黃埔都收過來,龍穴基地幾乎就全是廣船的了,那時公司恐怕要改名為中船國際了。”
《金證券》記者了解到,文沖船廠主營3萬噸散貨、支線集裝箱船和挖泥船等,目前收入規模50億元左右;黃埔造船主營5-7萬噸散貨船、PSV海工輔助船和水面艦艇等軍品,收入規模在70-80億元。
事實上,此前黃埔造船已將文沖船廠100%股權收至囊中,“這很可能是為廣船收購黃埔做準備,因為目前黃埔軍品比重較大,收購文沖后,軍品比重相對下降,被廣船收購容易通過監管審核。”研究員揣測,可能的收購方式是等文沖、黃埔把所有產能從長洲島搬遷到龍穴島后,廣船直接收購龍穴島上的文沖修船基地和黃埔造船的建造基地。這將成就另一個土地升值神話,長洲島的老廠區位置雖然不如現在的廣船,未來升值空間也相當令人期待。
不過,上述研究員也向《金證券》記者坦承,“這只是單方面的推測,并未得到上市公司的確認。畢竟,這關系到中船集團究竟將誰定位為整體上市平臺,中國船舶還是廣船國際?”
《金證券》記者隨后聯系上廣船國際內部人士,其表示目前公司無法就此發表意見,黃埔造船等均為大股東中船集團的資產,是否注入具有相當大的不確定性。
多重似明似暗消息的刺激下,廣船國際的股價11月以來一路昂揚向上,動態市盈率破百。“股價還算在安全范圍內,能否再有一波強勁的行情,就要看這些預期能否兌現了。”有市場人士謹慎指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