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船集團完成8億美元3年期債券發行項目
2013-12-20 16:52:40
來源:中國船舶報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近日,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圓滿完成8億美元債券發行項目,成為我國第一家在境外發行3年期美元債券的軍工企業。此次成功發行美元債券不僅開創了中國造船業的先河,也邁出了中船集團公司海外債券融資的第一步,為其經營國際化開辟了嶄新的道路和廣闊的空間,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
據介紹,此次債券發行被命名為“金帆項目”,于10月中旬啟動,到12月5日完成,歷時僅6周。該項目以中國船舶(香港)航運租賃有限公司成立的SPV公司為主體,由中國建設銀行提供信用擔保,以3年期美國國債利率+225點的價格發行了8億美元票面利率為2.75%的3年期債券,其規模也成為境內企業歷史上發行的最大一筆3年期S條例企業債券。
對于中船集團公司此次發行8億美元債券,境內外相關機構和媒體給予了高度關注。在路演和定價之前,已有媒體就中船集團公司此次發債的規模、擔保銀行以及相關籌備事宜進行了報道。在完成債券資金交割后,《亞洲財經》(Finance Asia)在報道中指出,中船集團公司選擇在預期人民幣匯率仍將上升、美國國債收益率相對合理的時機,于圣誕節休市之前完成債券發行,發行成本與時機都是恰到好處。由于建設銀行出具信用擔保,該批債券獲世界著名評級機構穆迪(Moody)“A1”評級,這為“金帆項目”吸引了大批投資者,《亞洲財經》報道,認購的投資者85%來自亞洲,有超過半數的投資者為金融機構。不少投資者表示,中船集團公司良好的市場形象和信用評級,增強了他們對該項目的興趣。該項目最終吸引了25億美元的訂單,認購規模超過預期發行規模的3倍。
“這是我國軍工企業第一次成功在國際資本市場完成大額債券融資;這是中國金融信托機構第一次在境外資本市場實現成功發行;這也是債券發行史上第一次出現信托人臨時變更情況下成功融資的案例。”12月16日,在提及中船集團公司境外成功發行8億美元債券時,中船集團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胡問鳴不無振奮地表示,該項目的成功充分反映出國際市場對于中船集團公司和中國金融機構的信心與信任。他認為,在全球經濟深度調整、中國經濟面臨全面深化改革的時期,大膽走出去參與國際競爭,應該學會利用國際資本市場,拓寬融資渠道,促進實體經濟與金融產業的深度融合。在這一過程中,對全球經濟發展趨勢的準確研判、對國際資本市場脈搏的精確把握,十分考驗一家企業的判斷力、決策力和競爭力。“金帆項目”抓住美國尚未退出量化寬松政策的時機,高效地完成發行任務,開創了局面,提升了知名度,非常振奮人心。
作為此次“金帆項目”的全球協調人,建銀國際(控股)有限公司、中國銀行、巴克萊銀行的相關負責人表示,中船集團公司此次發行美元債券,任務重、決策快、時機準、策略好,無論是最終定價、發行期限還是發行規模都取得了極佳的市場反響;作為此次“金帆項目”的信托行,中國工商銀行(亞洲)有限公司、交銀國際信托有限公司的相關負責人認為,中船集團公司首次發行境外美元債券,關鍵時刻臨危不亂、理性決策,合作方之間主動溝通、提升效率,彰顯了中國企業卓越的風險應對能力。
據介紹,在市場定價之前,中船集團公司總會計師周明春親率“金帆項目”團隊分別于12月3日和4日在新加坡、香港進行了兩次路演,就中船集團公司的行業地位、全面轉型發展的思路、船舶行業的現狀以及本次發行債券的亮點等內容,向投資人作了翔實的介紹,并就投資人關心的信用擔保結構、資金用途以及中船集團公司的財務指標作了解釋說明,路演共進行了13場,吸引了35家投資機構。據了解,在市場定價和認購的過程中,“金帆項目”團隊根據市場形勢和投資者需求,在中船集團公司的正確決策指導下,準確研判市場利率變動和競爭對手策略,確定了合理的發行價格、適當的發行規模以及多元化的債權人格局。在債券發行后,二級市場表現良好,截至12月12日,3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由定價時的0.579提高至0.649。
不過,“金帆項目”的運作也并非一帆風順。中船財務有限責任公司、中國船舶(香港)航運租賃有限公司董事長曾祥新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金帆項目”時間緊、規模大,其間還遭遇諸多變故,能夠最終完成實屬不易。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國家外匯管理局、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給予了極大的幫助,中國工商銀行、交通銀行都在項目關鍵時刻及時出手,展現了對中船集團公司的信任和支持。
曾祥新介紹,為了趕在12月上旬市場利率比較有利的時間窗口完成發行工作,項目組將正常的8周準備時間壓縮為5周,高效完成了市場調查、募集說明書編寫、交易文件審核修改、建行擔保審批、外匯管理局境外發債擔保審批等工作,保證了路演和市場定價的順利進行。在路演和市場定價過程中,項目組依托中船集團公司良好的市場信譽,憑借對船舶市場的了解、對船東需求的熟悉、對未來船舶技術革命的意識,把握市場時機,找到了發行成本與市場利率的平衡點,不僅獲得了積極的市場反饋,也為中國金融機構搭建了平臺,實現了真正的互利共贏。而在投資者已經下單、債券資金即將交割時,原信托機構突然宣布退出本項目,這在債券發行歷史上都是前所未見。項目組面對危急情況,冷靜應對,立即啟動應急預案,在尋求替代信托機構的同時,主動與投資人溝通,最終未出現投資者撤單的情況,保證了全部8億美元資金按期到賬。
曾祥新表示,此次“金帆項目”的成功,只是中船集團公司走向國際資本市場的第一步。接下來,中國船舶(香港)航運租賃有限公司將在總結該項目得失的基礎上,根據市場的反應,通過具有節能環保等先進技術的船舶訂單來支持“金帆項目”,并希望通過這種融資模式的常態化,為中船集團公司拓寬融資渠道、參與國際競爭奠定堅實的基礎,為全面轉型升級提供財務支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