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海重工首制32萬噸VLCC出塢
32萬噸原油輪出塢儀式現場
4月17日上午,金海重工建造的首制32萬噸原油輪,在5艘拖輪的牽引下,從50萬噸級船塢中緩緩駛出,順利完成了出塢節點。舟山市當地政府領導、銀行等金融機構、船東、船檢方代表約90人參加了此次出塢儀式。該船將于今年10月份交付。
32萬噸VLCC是浙江省在建最大噸位船舶,回首金海發展歷程,該公司曾一次次刷新浙江省的造船記錄。2007年7月,開工建造11萬噸原油船;2008年1月,開工建造17.6萬噸散貨輪;今年2月,開工建造浙江省最大集裝箱船——8800箱集裝箱船。
據悉,此32萬噸VLCC總長333米,型寬60米,型深30.50米,設計吃水20.50米。采用20米大型分段建造工藝,遠大于傳統的12米分段。大型分段建造法可進一步縮短船舶建造周期,大大提高造船效率。據了解,目前該模式已在日韓一些船廠得到應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由于其對總組效率的大幅提升,有望成為今后船舶生產的整體趨勢。由于單個分段的吊裝重量增加了近乎一倍,對吊裝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金海重工2臺800噸龍門吊的優勢也得以充分發揮。
基于PSPC涂裝標準的工序優化,更是此船舶建造過程中的最大亮點。PSPC作為強制性涂裝標準,需要滿足國際海事組織最新的涂裝操作要求,平衡涂裝成本及工作效率。因此,該船舶自鋼板切割開始就嚴格執行PSPC要求,分段建造過程中提高預舾裝率,大大縮短涂裝周期。“32萬噸VLCC設計與創新”、“VLCC超大型分段區域建造設計研究”等科研項目,分別被列為省市重大科技項目。
此次32萬噸原油輪的順利出塢,是金海重工應對危機、轉型升級所取得的階段性成果。金融危機以來,金海重工在嚴峻行業形勢的促使下,以市場為導向及時調整轉型,以銷售為龍頭不斷創新經營模式。根據了解到的情況,該公司去年3月份獲得1艘90米自升式海工平臺訂單,5月份簽訂了10艘8800TEU集裝箱船訂單,9月份又新簽了2艘挖泥船,金海的訂單結構已悄然發生了變化,由之前以散貨船、原油輪為主的產品結構,逐漸向海工、集裝箱船、特種船等高附加值產品領域轉型。
2013年,金海重工在船市一片暗淡的形勢下,將很大一部分精力投在了苦練內功上。該公司對所屬三個造船基地進行一體化整合運行,集中優勢資源投向重點產品,從而確保了各項生產節點的順利完成;以促進生產為目標,不斷完善單船成本核算體系,進一步加強生產現場管控,提升精細化造船能力;整合物資采購平臺,實行采購統一管理,使物資保障更好地滿足生產需要;制定了生產、銷售、安全、品質等一系列專項激勵方案,逐步形成以生產任務為核心指標的績效考核體系。
今年以來,金海重工全面推進生產經營,已按計劃順利完成多項生產經營任務。1月16日,17.6萬噸散貨船順利交付;2月26日,首制2艘8800TEU集裝箱船點火開工;3月份新接1艘新型散貨船訂單;4月8日,搭載浙江省首制船用低速柴油機的17.6萬噸散貨船順利出塢;此外,90米海工平臺等船舶建造進入關鍵階段,挖泥船生產即將啟動等等。船塢現場工人依舊忙碌,巨輪已離開船塢,即將?吭隰秆b碼頭。隨后,集裝箱船、特種船、海工船等各型巨輪入塢、出塢、試航,承載著金海人汗水與夢想駛向廣闊海洋。
截至2013年底,金海在建船舶達26艘/386.47萬載重噸,2013年全年新接訂單14艘/153萬載重噸,手持訂單93艘/1149萬載重噸,列世界船企第10位、國內第5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