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最“貴”海工船韓國啟航
經過10年規劃和4年建造,全球最大也可能是最貴的海工船“Pieter Schelte”號平臺拆裝船終于從大宇造船海洋啟航,前往鹿特丹進行最后階段的建造工作。
這艘巨型雙體船由瑞典船東Allseas所有,Allseas董事長Edward Heerema近日證實,“Pieter Schelte”號已于上周從大宇造船玉浦船廠起航。
“Pieter Schelte”號最終將前往荷蘭,并在當地進行最后的試運行工作。Heerema表示,這艘船將在新加坡和開普敦短暫停留,預計將于2015年1月6日前后抵達鹿特丹港。
“Pieter Schelte”平臺拆裝船長382米,寬124米,是一艘起重鋪管工程船,是全球有史以來建造的最大雙體船之一,船體看起來像兩艘油輪排在兩側。該船船頭的插槽配備48000噸起重能力的起重機,用于安裝、拆除平臺以及北海大型海上石油天然氣平臺的上部模塊和導管架。該船還配備鋪設管道的大型設施,也將讓其成為最大的鋪管船。
“Pieter Schelte”號,起重能力約為48000噸,造價達到24億歐元(約合31億美元)。這艘船于9月和10月完成了試航,并預計將于明年第二季度在北海南部完成起重測試。
盡管該船從2010年開始在大宇造船海洋玉浦船廠建造,但是該船的設計概念可追溯至1987年,最早由Allseas公司創始人兼設計師Edward Heerema設計。
“Pieter Schelte”號的第一份作業合同定于2015年年中開始,該船將負責為Talisman移除在挪威北海地區的“Yme”號自升式生產平臺。之后,“Pieter Schelte”號將于2015年下半年或2016年春季開始為殼牌服務,負責移除殼牌在英國北海地區的“Brent Delta”號平臺。
11月17日,“Pieter Schelte”在拖船的牽引下離開了大宇造船海洋,前往鹿特丹,將在新加坡停泊,然后是開普敦。一旦到達鹿特丹,“Pieter Schelte”將被移至Alexiahaven一個特別設計的Maasvlakte 2疏浚泊位,在那里安裝65米寬的上部模塊升降系統。
按照Allseas公司的計劃,“Pieter Schelte”預計在2015年的夏天開始離岸業務。Allseas公司還計劃建造第二艘平臺拆裝船,起重能力超過“Pieter Schelte”的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