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學”號ROV首次深海下潛
3月16日,海洋科學綜合考察船“科學”號搭載的水下纜控潛器(ROV)完成首次1200米深海下潛,系統操控穩定,并獲大量南海北部冷泉區高清視頻及生物、巖石和近底海水樣本。這是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首次利用自有潛器獲得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深海影像和樣品,實現了深海原位探測研究零的突破。
海洋所所長孫松、副所長李鐵剛、科考船運管中心主任閻軍等領導分別通過郵件、電話向奮戰在一線的科學家和技術人員表示熱烈的祝賀,希望大家再接再厲,圓滿完成海試航次任務,為系統開展深海探索研究奠定基礎。
ROV此次下潛是“科學”號執行“2014年ROV綜合海試航次”的主要任務。3月15日,“科學”號到達南海北部指定海域,隨即開展了10*10km的多波速掃測,選定了計劃下潛區;16日8時7分,ROV入水并穩步到達預定的冷泉作業區,11時30分完成回收;期間,通過高清攝錄系統獲取大量清晰視頻,通過機械手、生物吸樣器和采水瓶等采集了寶貴的冷泉區巖石、生物和近底海水樣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