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減速航行造成“MOL Comfort”號失事?
據貿易風報道,日本船級社將于今年9月提交有關“MOL Comfort”號集裝箱船在印度洋沉沒的事故調查報告。至于究竟是何原因造成這艘8110標箱的集裝箱船失事,據悉該社已將矛頭轉向減速航行。
目前日本政府與相關行業組織正牽頭審查大型集裝箱船的安全問題,而對“MOL Comfort”號展開的調查是其中的內容之一。與此同時,“MOL Comfort”號的船東商船三井(MOL)已與相關貨主一道向東京法庭提起訴訟,要求造船商三菱重工(MHI)作出1.3億美元的賠償。船東方指稱,正是由于船廠的設計與建造質量不過關,才導致了事故的發生。
據了解,事發時“MOL Comfort”號的航行速度為19節。日本船級社執行副總裁Yasushi Nakamura透露,他們現正進行各種模擬測試,以分析船舶在不同海況行進時,降低航速與發生沉船存在多大關聯。三菱方面在為自己辯護的同時指出,造成這起海難史上最大的集裝箱船斷裂事故的“元兇”,應該是經營方式有誤。今年早些時候,日本政府也曾就這起海難的觸發原因發布階段性調查報告,但其中并未做出決定性的論斷。
該起事故發生于2013年6月,當時“MOL Comfort”號在駛經印度洋時船體中部出現裂縫,并最終斷成兩截后沉沒。不過據這份報告判斷,“MOL Comfort”號當時完全在設計的強度范圍內運作。
Nakamura表示,盡管該船在日本船級社入級,但他相信該機構能夠在調查過程中保持中立。他同時強調稱,船級社并未牽涉進目前的訴訟糾紛。他表示,該社并未在相關訴訟中被提及,并稱相信接下來也不會受到牽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