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考古01”發現沉船“致遠艦”重要線索
由701所自主研發設計的我國首艘水下考古專用船“中國考古01”在首航抵達丹東附近海域后,進行了為期一個月的水下考古任務,日前已在該海域發現了一些甲午海戰沉船的重要線索。經初步探明,考古專家人員基本確定,該船正是中日甲午海戰沉沒的4艘戰艦之一致遠艦。
“中國考古01”于9月4日在青島中苑碼頭舉行首航儀式,首航任務是赴遼寧省丹東港海域開展水下沉船遺址重點調查工作。據了解,通過物理探測手段和潛水調查作業,水下考古人員初步確定該海域埋有一條沉船,約1600噸左右。除此之外,還發現了火炮、木板、鐵板、煤塊等零星遺物。已發現沉船的海域與1984年中日甲午海戰的發生地非常吻合。根據水下調查工作隊打撈出來的一挺11毫米的10管格林機關炮,這種型號的格林機關炮只有致遠艦上有;此外,根據水下發現,這艘沉船露出一塊方形的舷窗,在4艘沉船中,也只有致遠艦有方形的舷窗。故根據現在發現的遺物和沉沒位置吻合度來看,考古專家基本認為這艘沉船就是致遠艦。
“中國考古01”此次首航執行水下考古任務同時開創我國多項第一:是我國第一艘自主研發、設計和建造的水下考古專用船,到丹東港是它第一次航行、第一次執行水下考古任務,同時也是第一次發現沉船線索。此次航行其首要任務就是對沉船的性質和保存現狀進行重點調查,并提出相應的保護方案。“中國考古01”主要以我國沿海與西沙海域為主要工作海域,設計排水量900噸,采用全電力推進動力方式,其順利交付使用不僅填補了中國水下考古的一項空白,也讓水下整體技術裝備水平進入國際先進行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