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西造船業處于快速擴張時代
2014年,巴西國油Petrobras的運輸子公司Transpetro接收的新船數量預計將突破歷史記錄,該運輸公司的船隊現代化和擴張項目計劃預計將從巴西船廠接收6艘新船。
2013年該運輸公司的記錄是交付4艘船,分別是1月交付的成品油船“Rômulo Almeida”號、5月交付的蘇伊士型油船“Zumbi dos Palmares”號,這2艘船均已投入服役。“José Alencar”號成品油船和蘇伊士油船“Dragão do Mar”號近期將進行處女航。
到2020年,該公司船隊規模將從60艘增長至110艘。
2014年將看到新增2艘巴拿馬型油船“Anita Garibaldi”號和“Irmã Dulce”號,1艘蘇伊士型油船“Henrique Dias”號和另一艘還未命名的蘇伊士油船,2艘氣體油船,1艘命名為“Oscar Niemeyer”號,目前正在完工階段。
第6艘新船“José Alencar”號成品油船將投入服役,“Celso Furtado”號、 “Sérgio Buarque de Holanda”號和“Rômulo Almeida”號已經交付。其中,“José Alencar”號長183米,型寬32.2米,高43.8米,建有12個貨物艙,可運輸5600萬升燃料,航速14.5節,航程1.2萬海里,采用9147噸鋼結構、250噸船體裝配、2.5萬升涂層和溶劑、4500根/380噸管道、9.5萬米電纜、274噸電極和耗材。
船隊現代化和擴張項目將推動巴西造船業在經歷數十年危機后的重建,投資達112億雷亞爾(巴西貨幣),涉及49艘新船和20條水路門戶。據統計,巴西目前擁有世界第四大手持船舶訂單,其中油船訂單世界第三,造船業工人從世紀之交的不到2000人增至超過7.7萬人。在建造“José Alencar”號油船的Mauá船廠,就新創造了3400人的工作崗位,其中1200人直接參與建造該船。船舶建造國產化率超過65%。
船隊現代化和擴張項目包含3項基礎:在巴西國內造船;船舶建造國產化率一階段最低達到65%,二階段達到70%;經過學習曲線,獲得國際競爭力。
前2項基礎已實現,幫助巴西造船業從數十年荒廢中挽救出來。第3項基礎正在努力實現中。為此,Transpetro推出了生產監測系統(SAP),評估船廠的生產流程,建議改進生產力。國際主要造船國,如日本、韓國、中國,都分別經歷了63年、53年和23年才到達造船成熟期。而巴西僅僅經歷了13年就具備了與中國市場相當的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