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高橋造船打造“三高”海工產品
2014-06-04 16:32:48
來源:中國船舶報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在上海外高橋造船有限公司首制自升式海洋鉆井平臺“勘探者5”號命名儀式上,記者采訪了該公司副總經理陳軍;仡櫾撈脚_兩年來的建造過程,陳軍深感欣慰和自豪。他表示,隨著在自升式鉆井平臺設計和建造領域實現了批量化、系列化和標準化,外高橋造船公司有信心做到“后來居上”,發展成為國際海洋工程裝備領域的強者之一。
“勘探者5”號是外高橋造船公司首次承建的自升式鉆井平臺,盡管之前該公司成功建成交付了多艘大型浮式生產儲油船(FPSO)和半潛式深水鉆井平臺,但該產品的結構型式和技術特點與其相差較大,必然帶來新的挑戰。陳軍介紹說,外高橋造船公司在自升式鉆井平臺的設計和建造上具有“策劃細、起點高、基礎好”的特點。通過赴海外學習考察,并充分借鑒以往海工產品建造經驗,花了大量精力和工夫,該公司在首次自主進行自升式鉆井平臺詳細設計和生產設計方面,取得了較好的成效。該平臺的總體布局一改同類型平臺空間局促、舒適度考慮不夠等缺點,果敢進行了設計優化和工藝改進,為平臺日常運營和維修提供了許多方便,得到挪威船東POD公司和承租方道達爾公司的一致好評。
由于從設計源頭切入,外高橋造船公司對自升式鉆井平臺建造過程中的分段劃分、搭載順序、設備安裝節點等,也開展了大量的優化和創新,使得平臺建造周期不斷縮短。據統計,該公司建造JU2000E型自升式鉆井平臺的塢內周期已由最初的11個月逐步減少到目前的5個月左右,整座平臺的建造周期則從兩年多減少到一年半。由此,建造成本大為節約,生產效率明顯提升。
外高橋造船公司在建造“勘探者5”號的同時,積極承擔了國家級標準化課題“自升式鉆井平臺標準化示范工程項目”的研究任務。在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的指導下,在中國船舶工業綜合技術經濟研究院、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第七〇八研究所的協同努力下,以該平臺建造為載體開展了標準創新工作,于2013年完成了標準體系建設,并初步建立了各綜合體。陳軍介紹說,借力標準化課題研究,外高橋造船公司在自升式鉆井平臺的主要零部件、部分模塊和船員宿舍等方面,已經初步形成標準化建造,并在后續產品上積極開展了復制和推廣。加之目前批量化、不間斷生產格局的形成,外高橋造船公司在自升式鉆井平臺建造成本和建造速度上,已經形成了較強的核心競爭力。陳軍表示,得益于多年海工建造經驗的積累和持續創新,外高橋造船公司向海工裝備領域的轉型將更快、更穩,從而進一步堅定該公司從全球散貨船及油船建造領域的王者向海工裝備領域的強者不斷發展的信心。
在自升式鉆井平臺建造領域的增量提速,也為外高橋造船公司繼續開展商業模式創新提供了有利條件。陳軍表示,隨著首座自升式鉆井平臺的順利交付,企業的商務風險得以化解;隨著海工建造質量的不斷提升,企業的品牌信譽得以顯著提升。因此,后續類似產品的付款條件已有逐步改善,這對于外高橋造船公司的市場營銷和商務談判都將帶來利好。外高橋造船公司將把海工平臺做成不僅具有高技術、高附加值,更具有高回報的拳頭產品。
陳軍認為,外高橋造船公司承建的海工產品門類齊全,從自升式、半潛式鉆井平臺到FPSO,再到穿梭油船,并已延伸到為平臺服務的海工輔助船領域,基本覆蓋了海洋石油開發生產的全產業鏈。通過建造這些產品,外高橋造船公司不斷加深對海洋石油大業主需求的了解,同時不斷提高對海洋工程技術規范的熟練掌握程度,對客戶業主的服務更有針對性,在國際海工市場將具有獨特的后發優勢。據他透露,明年該公司有望交付5~6座自升式鉆井平臺,海工業務實現產值將從目前占比25%左右上升到40%左右。再經過幾年努力,該公司將實現海工產值和民船產值各占一半的目標,并進一步提高盈利水平,使海工裝備真正成為外高橋造船公司新的經濟增長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