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海重工:現在幾乎每天都很忙
7月31日,浙江省在建最大集裝箱船8800箱集裝箱船在金海重工股份有限公司長涂基地5號船塢入塢。
在入塢儀式舉行的同時,旁邊的吊機還在來來回回吊裝著各種物料、甲板上焊接工人也一刻不停地焊接著另一艘正在搭載的船舶。而在上一周,兩艘17.6萬噸散貨船在金海重工江南山基地分別出塢、試航。
“儀式原本計劃在8月1日舉行,因臺風,我們只好提前進行。入塢、出塢、試航,現在幾乎每天都很忙,各個生產節點都在一刻不停地向前推進,不能有任何停頓”,該公司一位領導說。
生產提速 “忙”字當先
據了解,今年以來,金海重工生產節點不斷全力推進。除了已經入塢的兩艘8800箱集裝箱船外,另外2艘8800箱集裝箱船先后點火開工,1艘8.2萬噸散貨船、2艘7.45萬噸散貨船和1艘90米自升式海上作業平臺先后入塢,1艘17.6萬噸散貨船和1艘32萬噸原油船先后出塢,1艘17.6萬噸散貨船順利交付使用。
“現在生產推進很快,一線很多部門都在反映用工緊張”,金海重工負責勞務工引進的人員說。據介紹,自今年2月份開始,金海重工就不斷加快勞務工引進,截至6月底,已經引進了近5000名勞務工。
自我加壓 率先調整促轉型
2013年以來,金海重工對所屬的生產基地進行一體化整合運行,按照“一廠兩基地”的模式集中優勢資源,建立以8800箱集裝箱船、VLCC、90米海工平臺、挖泥船為核心的高附加值產品體系,打造具有市場競爭力的系列船舶產品;健全單船成本核算體系,進一步加強生產現場管控,不斷提升精細化造船能力;整合內部物資采購平臺,實行統一采購和管理,使生產物資更好地滿足生產需要;完善生產管理機制,有效縮短生產組織周期,確保物資、設計、資金及勞動力等配套要素緊密配合生產,實現以計劃為核心的造船管理模式,確保生產流程有序、高效。
自我調整轉型并不是閉門造車,在船舶制造行業國際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任何一個船舶制造企業都需要不斷地的找尋學習目標。在探索自我轉型發展之路的同時,金海重工也同樣把目光瞄準了世界先進的造船企業,積極走出去學習標桿船企的先進技術和管理模式。據了解,金海重工9月份將組織2批管理干部赴日本優秀的造船企業考察學習。
用實力贏得訂單
伴隨著金海重工不斷調整轉型的腳步,國際船舶市場上越來越多的目光聚焦到這里。今年 6月,金海重工在上海成功舉行了船舶經紀人聯誼會,有來自克拉克森、馬士基等著名經紀公司100多位船舶經紀人參加此盛宴。實力日益強勁的金海重工博得了國際市場的不斷關注,優勢訂單紛至沓來。2014年以來,金海重工已接獲全球著名班輪公司法國達飛集團的3艘2500箱集裝箱船訂單和一家歐洲船東的4艘新型散貨船訂單。
博獲市場先機,金海重工靠的是硬實力,但一支敢打硬仗的銷售團隊同樣不可或缺。通過行業內獨具競爭優勢的船舶銷售激勵政策、完善的導師幫扶制度與專業化培養機制,金海重工打造了一支具有專業化水準、國際化視野的船舶銷售隊伍。他們不斷完善企業客戶管理、項目跟蹤、成本估價、市場研究等業務模塊,建立了一套從細分國際市場、深挖優勢資源、落實融資等優勢配套服務到爭取重點訂單的銷售體系,細致周到的銷售服務,同樣為金海重工接獲優勢訂單增加了籌碼。
促生產 設計為重
在金海重工行政大樓門口,掛著一塊“金海設計院”的牌子。這個成立于2013年7月的設計研究院,是金海重工整合原先的設計力量,形成的一體化設計、研發的獨立機構。整合之后,在高端技術人才引進、加強與國內外設計院校合作以及集裝箱、海工平臺的設計等方面已經取得了一定成績,先后與中國船舶及海洋工程設計研究所、上海船舶設計研究院、韓國海事技術株式會社等10多家國內外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建立合作關系,共同開展環保船型的研發和設計工作。
轉型發展離不開政府和金融機構的支持
7月3日,舟山市領導赴金海重工調研,充分肯定了金海重工上半年在轉型發展、生產推進方面取得的成績,明確指出金海重工是舟山地區船舶制造業的標桿企業,舟山市政府將繼續全力扶持。同時,各大銀行的鼎力支持也是金海重工獲得快速發展的重要助力。工行舟山市分行作為金海重工最大的合作銀行,一直將金海重工作為地方重點企業持續有針對性地給予了資金支持。此外,金海重工的高附加值訂單也獲得其他銀行青睞,中國進出口銀行浙江分行、深圳分行領導于7月30日親率團隊赴臨金海重工調研,表示中國進出口銀行將繼續加大對金海重工8800箱集裝箱船及后續高附加值訂單融資工作的支持力度。另據了解,金海重工與達飛的3艘2500箱集裝箱船訂單預付款保函的順利開具,正是因為得到了中國進出口銀行的支持。
“以生產為核心、以銷售為龍頭、以管理為抓手、以創新為驅動”,這是在金海重工被廣泛傳達和銘記的工作方針,或許正是有了這樣的努力和堅持,金海重工才有了今天生產快速推進的良好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