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施索仁:馬士基的成功之道
2014-12-05 08:24:34
來源:國際海事信息網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從2006年到2012年,在Eivind Kolding的領導下公司的思想開始改變,這位首席執行官組織啟動了大規模的轉型戰略,作為被稱為“蒸汽管”戰略的一部分。“他們解雇數千人,這完全是聞所未聞的,”詹森說。
2012年初Skou接手馬士基航運公司時,許多員工希望公司能回到昔日的經營模式。“Skou被視為是一個具有老式航運思想的家伙,而Kolding被視為擅長算計的家伙,”Jensen說。“他們認為Skou會回到舊的經營方式,但他們發現恰恰相反。Skou繼續Eivind Kolding所啟動的計劃并加速發展它。”
“如果讓我來看馬士基航運公司為了實現其文化轉變所經歷的歷程,我想說他們比大部分的競爭對手要提早三四年,”Jensen說。他說他和許多在文化轉變期間離開該公司的前高管聊到此處時,他們都認為馬士基做了能夠使它在這種環境下賺錢的必要措施,。
Skou表示,馬士基航運公司不能再回到昔日的經營模式,因為全球需求的下降將在近幾年挑戰集裝箱航運行業的盈利能力。“我們必須認識到增長值已經降了下來,需求量也已經降了下來,我們曾經是一個以年10%增長的行業,現在我們在全球的增長最好的情況為4%至5%,”他說。“接下來,當然我們在能力的發展上也受到影響。同樣,當你訂太多的船會發生什么呢?與4%到5%的速度增長相比,當年增長為10%時你會更容易擺脫一個絕境。”
面對增長率下降,Skou說船公司所面臨的唯一選擇是削減成本。“如果你研究一下運費在過去的5年、10年或15年里的發展方式,你會發現是絕對值下降的趨勢,”他說。
他的結論?“我認為在削減成本方面,坦率地說,我們必須繼續在馬士基航運公司以及整個行業縮減成本。”他認為該行業作為一個整體可以形成效率,并以低利率的形式傳遞給他們的客戶。“我認為過不了多久我們就不再需要消減成本了,”Skou說。
馬士基航運公司計劃采用的成本削減戰略之一是船只共享協議—2M,希望明年實現與地中海航運有限公司之間的互補。
“我得說“如果”實現了互補,但由于我們還要獲得美國監管部門的審批,我不想預先討論這件事,”Skou說。
施索仁重申馬士基集團全球首席執行官安仕年(Nils Andersen)的觀點,他說道,2M不是在中國注冊的公司,因而不需要中國政府的審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