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賠協會:警惕船廠“偷工減料”?
2014-08-06 17:47:48
來源:貿易風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一家知名保賠協會督促散貨船東與雜貨船東在接付新船時提高警惕,仔細驗船。
在最新一期的“風險防范”電子報中,北英保賠協會(North of England P&I Club)督促會員“在完成交付手續前,加倍仔細地檢驗新船”。
該協會稱已“了解到一些粗制濫造,從而對新造船市場構成潛在風險的案例。”
北英風險防范部負責人Tony Baker稱,譬如貨艙梯只是部分完工等情況,就是新建船舶經常存在的問題之一。“當有人走上這些梯子,或是由于船舶移動等原因受到任何其它應力,其中的定位焊便會松脫,從而引發出入貨艙的安全隱患。”
“這對船員、裝卸工以及任何出入貨艙的第三方都將構成很高的意外傷害風險。”
除意外事故外,該協會還警告船東小心防范因船舶缺陷而承擔“高昂的延誤成本”以及“被港口國檢出問題的風險”。
該協會提醒稱,“盡管保修期內修繕缺陷的成本通常是由船廠負責,但據本協會所知,任何由此造成的間接性損失的費用,卻不太可能得到賠償。”
Baker指出,“因此在當前的市場情況下,船東及其監管人員在接付新船時必須格外警惕,確保船舶的每個部位-包括貨艙梯在內,均不存在缺陷。”
目前尚不明確引發上述問題的根源,且北英協會也沒有披露相關船廠的身份。但有觀察人士認為,形成這種風氣主要是因訂單量激增所致。“當船廠迫于壓力,必須竭盡所能加快造船速度時,不可避免會產生有些船廠偷工減料的情況。”
這位人士還稱,其實偷工減料甚至會造成船還沒下水,即在船廠期間就引發“致命事故”。因此他強調,聘請第三方監管造船流程非常重要,“想完全避免缺陷是不太可能的,但我們可以將風險降到最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