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石油市場中國掀起“掃貨狂潮”
隨著國際油價下跌至多低位,中國開始在全球石油市場掀起“掃貨狂潮”。分析師稱,“囤油”行為將帶動全球石油需求,預計石油價格會比5個月前上升25%。
在原油價格大跌之際,大量巨型油輪正在源源不斷駛向中國港口,引發了市場對于中國抄底原油的猜測。
而最新的彭博報道顯示,10月迄今為止,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借道新加坡,已經在公開市場從中東購買了45船原油,總量達到2100萬桶,創單月購買量記錄。
根據普氏能源的數據,中石油旗下的中國聯合石油有限責任公司借道新加坡從阿曼和阿聯酋大量買入原油。上一次中國從新加坡大量購買原油是在今年4月份,單月購買量為16船,隨后的幾個月,中國的平均購買量只有3船。新加坡是亞洲最大的原油貿易中心。
中國在油價低迷之際大肆抄底的動機目前無法確認。KBC Energy的經濟學家Ehsan Ul-Haq表示,“中國低價買油的傳統由來已久,只要他們覺得價格合適,他們就會買入。但是他們也有可能出于其他戰略目的。”
一種猜測是中國出于原油戰略儲備而購油。根據國際能源署的計算,中國的原油儲備僅相當于30天進口需求量,遠低于90天進口量的標準,而中國的目標則是在2020年儲備達到100天進口需求量。
Energy Aspects則估計中國今年已經買入8700萬桶原油。以現有中國的儲油設備儲能來看,中國可能還會購入2000萬桶原油。
另外一種猜測則是為了滿足國內需求的高企。近期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原油9月消耗量觸及7個月高位。JBC Energy分析師認為,中國在低油價的時候順時將這些石油戰略儲備的話,這些原油將從市場上徹底消失,那么中國就必須購買更多的原油以滿足日常需求。
中國官員認為,大規模“囤油”后,油價最終會反彈。到時,國家可以將便宜的原油資本化。但是,高盛集團(Goldman Sachs)分析師預測稱,由于美國等發達國家需求量大,原油價格明年將下跌更多。
在原油價格大幅下跌背景下,中國的瘋狂抄底給予了亞洲價格基準—迪拜原油市場一定的支撐。但是這種支撐還能維持多久,誰也無法預料。
當地時間周日發布的一篇報告顯示,美國投資銀行預計布倫特原油(Brent Crude Oil)的價格在2015年第二季度將下降為每桶80美元,而West Texas Intermediate的原油價格將跌至每桶75美元。這兩家每桶油價都比銀行先前預測值再低15美元。
路透社報道,當地時間周一,布倫特原油價格為每桶85美元,West Texas Intermediate為每桶80美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