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IS數據被指用來操縱運價
2014-11-03 17:29:41
來源:貿易風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專業海運數據公司Windward提醒稱,切勿對純粹由船舶自動識別系統(AIS)匯總的數據過于信賴,因為一些運營商為達操縱市場的目的,不惜故意隱藏或掩蓋船舶所在方位。
據一家航運分析機構的報告稱,很多公司都習慣于依賴AIS提供的市場調研報告做投資決策,但這些數據實際上可能存在嚴重偏差。
總部設于特拉維夫(Tel Aviv)的Windward提醒稱,這些關鍵信息常常不夠準確,并有遭到人為改動、甚至蓄意操控的可能。
此前就有市場傳言稱,那些在主要航線經營的船可能會試圖隱藏自己的方位,甚至通過AIS將自己偽裝成另外一艘船,以期影響租金市場的走勢并獲取巨大的經濟利益。上述報告的出爐,勢必加深市場的這種猜疑。
Windward還稱,貿易商與對沖基金經常利用AIS統計船舶數量,并據此在原油、鐵礦石以及煤炭市場投資,但它們“下注”的依據很可能是不實信息。
為此該機構出具報告稱,由于業內普遍存在發送虛假身份數據、掩飾真正目的地、不及時傳送所在方位、甚至制造虛假船舶身份的做法,因此不可對相關數據庫過于輕信。
報告中稱,“AIS數據是各行業決策層的日常調研工具,它被廣泛視為掌握全球船舶活動的可靠信息源。大量的財務投資以及至關重要的經營決策,都是以這一數據庫為依托。”
但它指出,相關信息其實存在“嚴重漏洞”。
據其統計,目前大概有1%的船在傳送錯誤數據,且這么做的船在過去2年增加了30%。
Windward還稱,只有41%的船會報告它們的最終目的港,這將“削弱商品貿易商以及其它追蹤全球商品流動與供需數據的相關各方作出的判斷。”
Windward還稱,另有大量船舶實行“暗箱操作”,也即根本不發送具體方位;據其統計,大概有27%的船在10%的時間內處于“隱匿”狀態。
Windward曝光的內幕中,最令人震驚的還是蓄意發送錯誤方位的船舶數量。該公司稱,這么做的船舶數量在過去兩年內增加了59%,不過其中約40%的增量出自中國漁船。
該公司稱,由于建立AIS數據庫的初衷是為了保障船舶安全,因此沒有為它設置額外的核實體系。
Windward聯合創始人Matan Peled向《貿易風》表示,盡管AIS提供的數據大部分都比較準確,但他近期發現濫用行為在增加,且有愈演愈烈的趨勢。
他指出,“我們出具這份報告,是為了讓業界了解市場遭到操縱的程度。”
作為對應措施,Windward依靠自己識別與解讀“人造”數據的能力,推出了相關的“糾偏”服務,其目的是依靠科技、大數據分析、多渠道信息以及過往經驗,讓業者對市場格局有更精準的了解。
但它的競爭對手則認為,投資者根本不會單憑原始的AIS數據,就做出市場決策。
Genscape Vesseltracker的執行董事Ralph Paahsen指出,“商業機構很少會根據單一信息渠道做出決策。AIS只是其中一個信息源,若將其與安全且采用高科技的專有情報相結合,還是非常有效。我們的方法是通過覆蓋廣泛的天線網絡以及先進的衛星定位與數據處理技術,對傳送來的信息進行分析,從而讓客戶獲得更準確可靠的信息。所以就這份報告而言,它的作用不過是強調與可靠且聲譽良好的機構合作,有多么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