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將迎來自主創新二沖程低速柴油機
經過100多年研發,MAN缸徑為60低速柴油機從L型機(沖程為2022mm,轉速為123轉)開始,再到S型機(沖程為2400,轉速為105轉),再到目前的G型機(沖程為2790.轉速為97轉)。從上述研發歷史可以看出,沖程越來越長,轉速越來越低,但每一次成功研發都是一次重大技術突破,主要的技術障礙是沖程缸徑比值,從突破4到目前4.6~5,目前可能已經接近極限值。因此,加沖程不是無限制加長,需要考慮沖程缸徑比限度,主要考慮到它的穩性、振動和磨損等。因此,每突破一個數值,均要做大量的試驗。此次MAN公司開發G型機,又一次突破以往比值。短短兩年至今MAN已接了1000多臺新產品G型機訂單,250多億產值。但今后再要突破G型機沖程長度將變得越來越難。因此,G型機的轉速已經最低,再要降低轉速只有選擇降功率。
以前傳統理念認為十字頭式二沖程低速柴油機本身由于轉速低,不需要再去減速,都是直接與螺旋槳的尾軸連接,因此柴油機多少轉,螺旋槳就多少轉。為了降低螺旋槳轉速,在功率不變的情況下,只有加長柴油機沖程。結果,柴油機體積越來越大,高度越來越高,重量越來越重,制造難度越來越高,成本越來越貴。這樣在使用環節是節能,在制造環節來說就變成耗能產品,不利于節能環保制造。
由于原低速機與螺旋槳是直接連接,柴油機產生的扭振無法消除,必須通過扭振計算,進行配重或加減振器來消除振動。因此,每臺機與螺旋槳和船型相配都是一對一。
因此,以上分析可知,現有二沖程低速機有如下缺點;
1、體積大。
2、重量重。
3、制造難度高。
4、成本高
5、轉速不能更低。
6、船型與柴油機匹配只能一對一,沒有互配性或互換性。
7、由于轉速不能無限低,為了降低油耗,只能選擇降低功率。
8、振動比短行程大。
圖:洋普重機最新研發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