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首艘水下考古工作船南海首航
2015-04-14 08:27:49
來源:華夏經緯網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12日下午,西沙2015年度水下考古工作正式啟動,“中國考古01”號也將由此迎來它的南海首航。
這艘總長57.91米,型寬10.8米的考古工作船,在不遠處總長122.3米,型寬21米的“三沙1號”交通補給船的對比下,顯得有些“秀氣”。但是,只要踏上它的甲板,就知道什么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據船長況成鑄介紹,“中國考古01”號內部不僅有11間供考古工作者和船員住宿的房間,還設有潛水工作室、考古儀器設備間、出土文物保護實驗室等區域。
曾幾何時,中國水下考古工作者只能依靠租賃漁船出海作業,常常十數人擠在一條小船上,一遇下雨艙里艙外便一片汪洋……更重要的是,因為沒有專業的隨船設備,考古工作者和出水文物的安全根本無法保障。
“如今不同了,有了空氣隔離艙,我們可以更好地存放剛剛出水的文物,避免其受到氧化等損傷;有了潛水減壓艙,考古隊員就能從容地下水、出水,有效緩解水下壓力造成的血壓舒張。”指著船上的專業設備,況成鑄如數家珍,“有了折臂吊和A字吊,我們可以打撈體積更大、重量更重的文物;有了多波束聲吶、磁力儀等目前世界先進的探測設備,我們可以更為精準地探測水下遺址和沉船文物。”
“中國考古01”號船體第四層的駕駛艙不僅具有360度的開闊視野,而且實現了全部數字化、自動化操作。領先世界水平的舵槳系統,在任何情況下船體都可以短時間內調整行進方向,確保航行及考古工作的安全順利進行。“別看‘中國考古01’號滿載吃水僅2.883米,滿載排水量僅980噸,但可以抵御8級風浪。而在5至6級風浪中,考古工作者可以很好地完成任務。”況成鑄說。
談到首次進行遠海作業,況成鑄對船只和船員充滿信心,“船只安全系數高,船員業務能力強,只要在中國的領海上,走得再遠我們心里也有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