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韓國造船業培養人才重中之重
造船、海洋裝置業界為保持競爭力全球第一位置,必需長期并系列性的培養專門技術和高級設計人才。不過韓國在人口銳減情況下,包括造船業在內的制造業面臨巨大挑戰。
據造船海洋日刊消息,根據韓國就業信心部(Korea Employment Information Service)統計,有望在2030年,參與經濟活動的韓國從業員工平均年齡提升至49.2歲。如果其成為現實,那么整個制造業因勞動力老齡化,而面臨生產能力下降、技術轉讓停止等風險。專家稱,造船業霸權從歐洲轉移到日本之后再轉移到了韓國的最主要原因為勞動力的老齡化。
目前,韓國造船海洋業在產、官、學、研的合作下,從中長期來看,進一步加快造船、海洋裝置領域的高級設計專門員工培訓工作步伐。尤其是,韓國認識到海洋領域高級設計工程師缺乏引起的問題,為解決問題,進一步加快高級員工確保步伐。
JP Morgan公司的研究員Lee Suk-Je表示,有些人士分析稱,因勞動力成本問題,韓國將會被中國趕超,不過,過去,日本把全球造船業市場占有率全球第一位置讓給韓國的最大原因不是跟勞動力成本有關,而是跟日本實施的設計員工載減有關。
Lee研究員表示,日本造船業犯了載減設計員工的致命錯誤,日本認為沒有競爭對手,這樣的驕傲讓日本失去全球第一位置。
他并表示,如果日本造船企業沒有犯過載減設計員工的錯誤,那么直到現在,有可能持續占據全球第一位置。日本及德國持續在汽車及機械產業上占據主導一事,就是充分證明其。
這些日本造船業案例足以強調高級設計人才的重要性。尤其是,根據展望,在環境污染規范日益嚴格的情況下,為進行親環境、低燃耗船舶的開發項目,航運業、造船業對高級設計員工的重要性越來越明顯。
韓國造船海洋業界強調,韓國應該從日本業界面臨的設計及生產人才不足等結構性問題中吸取教訓,為了長期而系列性的確保人才而應該加快采取措施步伐。
另外,2013年末,韓國造船、海洋裝置業界從事員工規模共為16.8048萬人(包括伙伴公司,韓國造船海洋裝置協會),相比上一年的15.3992萬人增長9%。與此相比,2014年4月初,日本造船業界從事員工共計7.8583萬人(日本國土交通省海事局),與高峰期的2011年相比下降7%。同時,目前,中國造船業界從事員工規模約為40萬人(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與2年前的約55萬人相比竟下降約15萬人(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