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秘投資者“援手”正和造船
2015-01-30 17:08:48
來源:tradewinds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有消息稱,浙江正和造船已獲私人投資者注資,并重新投入運作;另悉該船廠為John Fredriksen承建的首艘散貨船已經開工(共4艘)。
中國正和造船已獲一家國內投資者伸出援手,但后者的身份尚未公布。
該私營船廠透露,其已收到“幾十億人民幣”的新鮮注資,并藉此恢復正常運作。
造船市場最近紛傳,正和造船因資金吃緊,曾在幾個月前暫停生產。有說法稱,它還延付工人工資。
此外,據悉該船廠還因資金鏈跟不上,沒有及時安排竣工船舶試航。
另悉,由于正和爭取預付款保函受阻,4艘出自John Fredriksen的散貨船訂單也受到影響。這些船是由總部設于塞浦路斯的Seatankers于2013年末訂造。
問題“被過度夸大”
一位船廠官員在接受本報采訪時,盡管不否認曾遭遇財務瓶頸,但表示這些困難已經過去,且公司遇到的所謂“問題”有被夸大之嫌。
至本文截稿時,上述神秘投資者的身份仍未得到披露。
“由于遇到財務困難,正和曾在去年11和12月暫停生產。但在獲得當地私人投資者注資后,船廠已在本月中旬恢復運作,”這位官員稱。“資金緊張的問題確實困擾了船廠幾個月時間。但隨著我們迎難而上并轉變業務模式,生產活動已經恢復。
該官員表示,目前的當務之急是恢復生產,并按計劃交付手頭承接的船舶。
他還證實,之前確曾一度暫停試航,但涉及的新船只有1艘,而非市場傳言的“幾艘”。他補充說,試航工作已定在3月進行。
“停工期間的薪水也已安排支付,”他說。“至于和Fredriksen的交易,這4艘船的合同都已生效,且其中首艘船已經開工。”
該官員指出,船廠的財務困境與母公司—青島正和航運無關。“我們是因造船市場整體低迷導致財務瓶頸,與青島正和遇到的問題無關。”
總部設于舟山的正和造船成立于2004年,于2007年的市場高峰期投產。該船廠擁有兩座船臺,可打造卡薩姆型規模的船舶。在它的高峰時期,正和曾每年交付15艘船,并一度聘入約4000名工人。但后因市場及財務狀況不濟,導致工人數量減少到1000人左右。目前,正和握有的手持訂單包括逾10艘卡薩姆型散貨船以及一些水泥運輸船。
據了解,正和造船已入圍由工信部發布的船廠“白名單”,后者是旨在解決中國造船業產能過剩的問題。既已“榜上有名”,意味著該船廠的造船設施及設備等均符合行業標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