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北船合并勢在必行?
2015-03-27 16:59:37
來源:tradewinds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觀察人士指出,中船集團與中船重工已進行領導層“對調”,如果造船市場始終沒有起色,兼并之舉就將勢在必行。
消息多稱,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中船集團)和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中船重工)正準備合并。
當地業內盛傳,如果市場形勢持續惡化,這兩家占據全國造船產量半數以上的國有巨頭就將正式“牽手”。
就在最近,中船集團董事長胡問鳴剛被調入北方中船重工,同時后者的副總裁董強轉為接舵南方集團(中船重工的現任總裁李長印很快就將退休)。這一領導層“對調”的動作也被視作合并前奏。
但知情人士并不十分認同它們合并在即的說法,并稱對調領導是應政府的要求。
“官員對調職位不是什么新鮮事,”這位知情人士稱。“說到底,中船集團與中船重工都是國有企業。”
但市場觀察人士則稱,此舉是為了讓他們熟絡對方船廠的經營狀況,為合并做熱身。
胡問鳴于3年前接舵中船集團董事長一職,此后曾大手筆力推重組,項目內容涉及船廠兼并,以及讓滬東中華接管上海船廠等。
此外,另有針對上海江南長興逾51%股份的股權交易協議;港交所上市的廣船國際“鯨吞”廣州龍穴、黃埔文沖以及揚州科進的項目。
規模效益
胡做出上述決定的背后考量即是,優質船企將可藉此扶持弱勢船廠,同時通過高度整合以實現規模效益。相關舉措落實之后,中船集團掌控的船廠數量已從14家縮減至7家。有消息稱,他還在考慮并購諸如STX大連這樣的“危機”船廠。
董強方面,他在業界向來口碑頗佳,自大連船廠起步后,已掌舵中船重工逾十年之久。有人將他描述為一位營銷經驗豐富的造船人。
中船重工下設7家船廠,其中包括大連船廠、大連船舶重工、天津新港、渤海重工、北海重工、山海關以及武昌船廠。
鑒于兩家集團的旗下船廠均已入圍船廠“白名單”,意味著它們均有資格獲得政府支持。
盡管兼并項目不會一蹴而就,但觀察人士認為,如果造船市場始終沒有起色,這樣的舉措就將勢在必行。
據一位業內人士推測,“這一兼并項目估計需要2年時間才會成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