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000TEU船,美西港口還沒準備好
德魯里日前表示,從提高產能方面來看,除特設港口基建工作之外,美國西海岸港口尚未準備好處理18000TEU集裝箱船的常規運營,這些港口仍然有大量的準備工作需要完成。
近日,法國集運公司達飛輪船宣布,將部署旗下18000TEU集裝箱船“CMA CGM Benjamin Franklin”號在12月26日靠泊洛杉磯港,使得該船成為第一艘靠泊美國港口的18000TEU船。盡管該船前往洛杉磯港是否是達飛輪船開辟美國航線的試運行工作,但達飛輪船未來的時間表已表明,該船將在明年2月中旬再次前往美國西海岸港口,并?块L灘港。
德魯里稱,考慮到達飛輪船在接管美國總統輪船(APL)的集運業務后,即將成為跨太平洋航線上的最大班輪公司,而洛杉磯港在占據了過去一年以來的勞資糾紛和港口擁堵新聞版面后,也提供了更受歡迎的頭條,此次“CMA CGM Benjamin Franklin”號前往洛杉磯港對于雙方而言都是雙贏舉措。但事實上,一艘18000TEU船的靠港,盡管不一定滿載而來,但對于美國西海岸港口碼頭的處理能力不能不稱作是一項考驗。至少這一行動提出了一個問題:美國西海岸港口需要做到哪些方面?
隨著班輪公司大船化行動陸續展開,部署在亞洲-美國西海岸航線上的集裝箱船尺寸規模也一直在穩步增長,平均尺寸在過去的兩年里已上升了14%,達到7600TEU。截至目前,亞洲-美西航線10000TEU以上集裝箱船數量已超過50艘,與2014年出的14艘相比已大幅增長。
德魯里認為,亞洲-美西航線船舶大型化的趨勢將會持續,如馬士基航運和中海集運已針對這一航線貿易訂造了14000TEU船,而類似船型船舶在亞歐航線級貿易中也將繼續發揮重要作用。德魯里表示,對于美國西海岸而言,考慮到其競爭對手美國東海岸很快將通過巴拿馬運河的擴建工作獲益,美西港口此次靠泊超大型集裝箱船具有重要意義。美西海岸港口已在過去證明其能夠?8000-14000TEU集裝箱船,但港口仍存在許多懸而未決的問題,因此這些港口能否處理如“CMA CGM Benjamin Franklin”號這樣的超大型集裝箱船已成為了業界關注的問題。在這些港口未能充分準備之前,引入太多超大型集裝箱船可能會導致產能惡化,而不是獲得改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