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航運“翹楚”淺談今年走勢
2015-01-19 16:55:18
來源:tradewinds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Castleton Commodities international高級副總裁Keith Denholm:
“只有一件事我敢擔保,那就是震蕩行情的延續,以及與之相伴的行業陰影。”
Denholm在這家位于康乃迪克州的貿易公司負責租賃與航運部門。
造成波動是源起旺季行情的持續出現,而陰影則仍須歸咎于船舶供應過剩。
Denholm指出,2014年干散運市場眾望所歸的復蘇行情始終未至,究其原因仍是供應過剩在作怪,而這仍將成為今年的主要癥結。
他認為,除非船東開始淘汰舊船,否則這樣的陰影恐將揮之不去。另外,每次市場一有起色,跟著抬頭的總是訂船熱潮。“我們真的不能再增加船舶了,現在需求面仍算充足,只是增速遠不及運力增長。”
國際航運公會(ICS)對外事務負責人Simon Bennett:
“燃油成本,以及減排規范對其造成的影響,將成為今年最讓人捉摸不透的議題。沒人可以準確預測燃油成本會在哪里觸底,亦或2014年的崩跌行情會否延續。此外,隨著硫排放新規在1月生效—規定進入排放控制區(ECA)的船舶其硫含量不可超過0.1%,有關餾分油與渣油之間的實際價差,以及各國政府在執行力上輕重緩和的不同,也成為未知因素。”
“據預計,國際壓載水公約很快就將生效,屆時船東將須安裝昂貴的處理設備。但鑒于執行力方面仍存在嚴重問題,國際海事組織(IMO)能否解決也尚未可知。”
“另一個嚴重挑戰則是,隨著移民危機的升級,地中海及其它地區對船舶救援的需求恐會越發龐大。”
赫伯羅特(Hapag-Lloyd)首席執行官Rolf Habben Jansen:
“我們對于2015年的班輪市場持有謹慎樂觀的態度。鑒于全球經濟尚能理性趨好,因此我們預計,這一板塊的供需狀況也有機會大幅改善。”
太平洋航運(Pacific Basin)首席執行官Mats Berglund:
就在一年前,這家專業經營靈便型船的香港公司還極富購船欲望。但如今,Berglund卻改成觀望態度,好在他并不悲觀。
“我們仍處于船舶供應,或者說運力供應頗為過剩的市場環境。盡管2014年的需求面不乏負面消息,但利好因素也開始逐漸顯現—新船訂造基本趨停,并伴有一些撤單的情況。如此一來,市場供應便有望再度吃緊。但盡管如此,我們仍期望2015年的市場需求能出現令人激動的亮點。”
作為上市公司,太平洋航運不能做出過于大膽的預測。但Berglund表示,只要采取謹慎的策略,即使市場持續低迷也能獲取利潤。
海航物流(HNA Logistics)首席執行官李維艱:
“美元走強、油價崩跌加之美國經濟強勢復蘇的背景,均有利于原油及LNG運輸業的發展。”
由李維艱掌舵的海航物流懷揣著一項雄心勃勃的計劃,即通過旗下的上市子公司—天津海運,招標建造一系列LNG運輸船和VLCC。
李預計稱,“中東至中國的運量將有所攀升,同時中東至美國的原油運量也會增加。另外,跨太平洋集運貿易在2015年會有不錯表現。”
作為海南航空的下屬分支,該公司同時還是一家知名的私營造船商,旗下擁有金海重工。 李認為,“市場對VLCC與VLGC的需求正逐步走高,這對金海是利好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