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挪威對外提供石油鉆探租約
2015-01-27 16:50:51
來源:國家地理中文網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近20年來,挪威首次擴展石油鉆探海域。盡管國際油價一再下跌,挪威本周還是宣布在北極海域提供更多的石油鉆探租約,以便更好的開發石油資源,這也是自1994年挪威以來首次加大北極的石油勘探活動。
上個月18日,丹麥宣布北極部分區域的油氣歸其所有。十天之后,奧巴馬頒布了一項行政命令,對美國包括能源開采在內的北極活動制定了新的監管準則。緊隨美國之后,挪威制定出了此次行動。與此同時,俄羅斯今年也增派力量開發北極地區的石油能源。北極地區蘊藏著全球13%的未探明石油儲量和30%的未探明天然氣儲量,大部分都處于近海地區,隨著冰川的不斷融化,北極圈周圍的國家紛紛加緊劃分自己的能源領地。
蘊藏石油的地區主要位于巴倫支海,為了順利對這些區域進行勘探,挪威援引一份新的海冰地圖,表明海冰邊界已經退后到更北的地區。
“北極海冰的融化是由全球變暖導致的,而全球變暖則是燃燒化石燃料的直接結果。海冰邊界有所變動之后,挪威就急不可待的進行石油勘探,真是自相矛盾”,世界野生動物基金會挪威分會的秘書長Nina Jensen說道,他對挪威的決定表示“非常失望”。
近期國際原油供應過剩,導致油價低于50美元一桶,但挪威仍急于開發北極地區的石油資源。這表明其并非著眼于應對當前的金融危機。
“石油行業將其視為長期的投資”,只有到2020年代末期才能看到回報,Charles Ebinger說道,他是總部位于華盛頓的智庫布魯金斯學會的能源專家。
“長期價值”
對于為何要開放更多的石油鉆探區域,挪威的石油和能源部引用了石油行業的經濟困境作為擋箭牌。“為了挪威能夠長期創造經濟收入,開放更多有吸引力的石油開采區域至關重要?紤]到目前挪威石油和能源行業面臨很大的困境,這就變得更加重要了”, 挪威的石油和能源部在一份聲明中說道。
挪威對包括國家石油公司在內的43家公司發出了鉆探邀約,挪威國家石油公司對此決定表示歡迎。“為了確保石油鉆探的持續性,進入油氣儲量高的區域勘探是非常必要的”,挪威大陸架勘探公司的高級副總裁Irene Rummelhoff說道。
新的鉆探租約將于2016年頒發生產許可證,挪威政府稱該租約對勘探的時間做了限制,以保護冰區邊界沿線的“重要環境資產”。北極地區的主要野生動物有北極熊、格陵蘭海豹以及各種海鳥,海冰是它們極為重要的棲息地。
北極爭奪戰
北極圈周圍共有5個國家:加拿大、丹麥、挪威、俄羅斯以及美國,他們對距離本國海岸線200海里之內的資源享有擁有權和開發權。此外,他們還可以向聯合國海洋公約提出申請(像丹麥上個月所做的一樣)以擴大領土面積,此過程可能要耗時數年。目前,該公約尚未得到美國的批準。
與此同時,這些國家還通過商業合作來協調彼此間的利益,如俄羅斯和挪威通過北極理事會在巴倫支海共同開發石油開采項目。北極理事會是一個“政府間論壇”,除了上述5個國家還包括芬蘭、冰島和瑞典等國。今年,美國繼加拿大之后擔任下一屆理事會主席,奧巴馬在本周的行政命令中還提到了此事。
奧巴馬的行政命令“傳遞出北極問題是美國頭等大事的信號,而且美國會認真對待北極理事會主席一職”,非營利研究組織皮尤慈善信托基金的北極事務主管Marilyn Heiman說道。
挪威的計劃在議會中面臨很大的爭議,該計劃的反對派要求不開放最北部的石油勘探區域。不管怎樣,隨著今年12月份巴黎將召開氣候大會,各國遵照氣候法案行動的壓力將越來越大。挪威和其它欲在北極開采石油和天然氣的國家也不得不有所收斂。
本月早些時候發表的一份研究表明,就北極而言人類沒有任何談判的余地:研究者計算出,為實現氣候變暖不超過2℃的國際目標,北極冰下的石油必須原封不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