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揭秘習近平參觀的Inmarsat
Inmarsat的中國淵源
2008年汶川地震期間,陸地服務方面同樣功能強大的Inmarsat曾向中國政府提供數據幫助,解了災區一個燃眉之急。
中國交通通信信息中心主任曹德勝褒贊道:“海事衛星的最主要功能就是實現全球全方位覆蓋,這是目前其他方式達不到的。”
他表示,海上船舶發生碰撞或沉沒等重大事故時,海事衛星是唯一可以進行通話和位置確定的方式。因而在蘆山地震、汶川地震中,陸地大量通訊設施癱瘓的情況下,海事衛星是唯一可以使用的通訊手段。
中國和Inmarsat的淵源并不止于此。
Inmarsat的全球成員國有88個,中國也是其中之一,并且早在1979年7月就已加入。
事實上,中國還是Inmarsat的股東。作為創始成員國之一,中國交通運輸部和中國交通通信信息中心分別代表中國參加了該組織。中國航運組織是該公司的重要客戶之一。該公司80%的業務通過其全球600個代理商銷售,別的則通過公司直接銷售。
Inmarsat:一家土豪衛星公司
國際移動衛星公司總部位于倫敦市中心。在泰晤士河北岸,倫敦橋往北兩公里的一座高大建筑。自下而上豎排的標志“Inmarsat”。在鬧市中心,這棟大樓非常顯眼,怎么都低調不起來。
總部深處的一個圓形大廳,中央墻上的多個大屏幕上顯示著10部衛星的運轉情況,這些衛星都在距離地面兩萬多米的地球同步軌道上運作。
Inmarsat在1993年搬進了現在位于倫敦的辦公大樓。很多年之后,它所在的硅谷環島地區才開始以新世紀的科技創新聞名,如今的元老Inmarsat也自然地走在高科技的前沿。
但在設立之初,它與如今遍布硅谷街區的創業公司大不相同。它的雛形只是一個辦事處。
1979年,在聯合國國際海事組織授意下創立的國際海事衛星組織,本是非盈利國際組織,取用英文首字母縮寫Inmarsat為名,沿用至今,目的在于即使自負盈虧也要保海上安全。
Inmarsat在1999年轉型為私人公司,分成一家商業公司Inmarsat plc和一家監管機構IMSO。2012年初,Inmarsat進行了內部重組,此后作為一個集團整體將全部業務劃分為Inmarsat海事、Inmarsat美國政府、Inmarsat全球政府和Inmarsat企業這樣四個領域。
作為衛星通信公司,Inmarsat提供全球性的移動服務,目前共有11個地球靜止軌道通信衛星,可以通過便攜式或移動終端進行通信地面站,為世界各地的用戶提供電話和數據服務,服務種類全面,適用于陸地、海洋和空中等各種環境。
衛星通訊是一項前期投資巨大,并且風險奇高的奇跡,甚至有些公司給自家的衛星全都上了保險,而國際海事衛星組織卻取得了商業上的突破。該公司于2005年在倫敦證券交易所上市, 2011年凈利潤達到2.495億美元,市值超過40億美元。今在全球超過60個辦公場所,共有約1600名員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