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國際船舶管理企業集聚自貿區
2015-12-07 08:33:19
來源:浦東新區政府網站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12月3日,“中國(上海)自貿試驗區國際船舶管理產業推進大會”在浦東召開,一批圍繞船舶管理產業鏈的企業進行集中簽約,使浦東進一步成為該產業在國內集聚度和能級最高的區域。上海市政府副秘書長、浦東新區區委副書記、區長、上海自貿試驗區管委會常務副主任孫繼偉出席。
增強資源配置能力
據了解,國際船舶管理業是航運產業鏈的關鍵環節,業務滲透范圍廣泛,與航運保險、航運融資租賃、船舶維修、船員培訓等行業核心要素均有很強的關聯性。
以一艘作價5000萬美元的船舶為例,其年度船舶管理費用僅15萬美元左右,但其所需的物料采購、船用補給、生活用品、加油等消耗費用達300萬美元,由此帶動的海員培訓和外派、船舶維修、備件供給、航運保險等配套環節產生的費用更是高達十幾倍。
來自英國的V.ships是全球最大的船舶管理公司,今年7月在上海自貿區注冊成立衛獅船舶管理(上海)有限公司。該公司董事總經理歐立斯告訴記者,中國的港口是一個非;钴S的市場,擁有大量的資源,我們能夠結合自身的國際優勢,提供高質量、世界級的服務。
“外資船舶管理公司不斷進駐浦東集聚發展,在產業鏈上下游具有引領帶動作用。”副區長、上海自貿區管委會副主任簡大年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盡管目前浦東船舶管理行業的規模并不大,但發展勢頭良好,“先進的核心技術可以促使本地航運要素對標國際標準,有利于增強上海資源配置的能力,也有助于提升國內船舶管理行業的整體競爭力。”
當天,浦東與意向落戶自貿區的船管企業、船管企業與船舶維修保養企業、船管企業與物料供應企業、船管企業與航運保險公司、船管企業與船舶融資租賃企業等,分別達成合作,簽署了戰略協議。
重點聚焦五項工作
近年來,新加坡國際航運中心地位被廣泛認可,其主要標志就是全球船舶管理企業紛紛落戶發展。自貿區成為上海和浦東追趕新加坡的重要“砝碼”。
記者了解到,在上海自貿區總體方案明確允許設立外商投資國際船舶管理企業后,浦東相關主管部門進行了積極的對接突破。2014年,新區航運辦率先推動新加坡上市公司揚子江船業設立了自貿區內第一家外資船管。截至2015年11月,在自貿區內設立的外資船管共計12家,除上述提及的英國V.ships外,世界排名第四的塞浦路斯哥侖比亞公司、國內最大的民營船管公司民生等,也相繼辦理注冊手續。
簡大年對此表示,浦東新區把推進國際船舶管理創新突破作為深化自貿區與航運中心融合發展的重要抓手,全力推動制度建設和細則落實,以做到對標國際慣例、打造營商環境、優化企業服務。
據他透露,下階段浦東還將重點圍繞上海國際航運中心的核心功能,重點聚焦五項工作:一是推動航運保險的發展;二是推動首個由全球航運界認可的航運職業標準機構與國內政府主管部門聯合認證的高端航運人才培訓雙認證模式;三是結合上海建設亞太航運航空樞紐的戰略部署,加快發展浦東臨空經濟;四是強化國際交流合作;五是建設航運產業的基地和平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