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億債務拖累3家“白名單”船企
春和集團有限公司因未足額兌付到期的4億短期融資券,正式違約,這是今年國內首家造船企業出現債務違約。旗下曾經擁有3家“白名單”船廠的民營造船巨頭——梁小雷的春和集團依然抵不過“一刀切”的影響,等不到“春天”的到來。
4億元短融無法按期兌付公司現金流枯竭
5月16日,上海清算所發布公告稱,春和集團2015年度第一期短期融資券代碼為041551020,簡稱“15春和CP001”,2016年5月16日為付息兌付日。但截至當日日終,上海清算所仍未足額收到春和集團支付的付息兌付資金,暫無法代理發行人進行本期債券的付息兌付工作。
據了解,“15春和CP001”發行規模為4億元,發行利率為7.95%,發行期一年,無擔保,到期應兌付本息為4.318億元。目前發行人已無法按期兌付到期的短融本息,其下屬浙江船廠已進入破產重整,且外部評級機構也已將春和集團列為重大風險企業。
就違約原因該企業表示,因行業整體下滑、海外投資虧損、銀行收貸等原因,公司現金流枯竭,即將有斷裂危險。
公開數據顯示,2015年前三季度,春和集團經營性業務利潤虧損3.75億元,公司資產負債率和全部債務資本化比率分別為77.7%和69.95%,且短期債務占全部債務的比重達到72.69%。
資料顯示,春和集團共產生欠息1047萬元,其中本部在建設銀行的貸款1.95億元欠息84.27萬元。下屬子公司寧波春和鉀資源有限公司在進出口銀行的1.17億美元并購貸款欠息145.45萬美元。此外,該公司還在招商銀行、工商銀行、平安銀行、華夏銀行、交通銀行等機構的2.68億元貸款出現逾期。
對于違約后的償債安排,春和集團表示,正通過多途徑努力籌措償債資金,通過處置現有資產償還部分本期短期融資券本息。在主承銷商工商銀行的召集下,將于2016 年5月17日召開“15春和CP001”持有人大會,參與商討后續違約救濟措施,維護持有人權益。
旗下3家“白名單”船企命運不同
春和集團是浙江造船的母公司,成立于1995年,現有員工2.5萬人。該企業從2003年就開始多元化發展,涉及到輕工業、造船業、海洋工程、國外礦產、深水港。形成了船舶產業、海洋工程、資源投資、遠洋物流四大核心板塊的產業布局。其中造船業和海洋工程旗下公司包括江蘇太平洋造船集團、揚州大洋造船、浙江造船和南通太平洋海洋工程有限公司,而揚州大洋造船、浙江造船和南通太平洋海工均入圍船企“白名單”。
2015年8月27日,春和集團與中集安瑞科在深圳簽署了關于南通太平洋海洋工程有限公司(SOE)的股權合作協議。根據協議,春和集團下屬控股子公司太平洋造船將其持有的SOE 29.95%股權轉讓給中集安瑞科。交易完成后,中集安瑞科成為SOE的控股股東,春和集團持有SOE 36.69%股權,對SOE不再有控制權。
今年5月4日,春和集團表示,因下屬子公司浙江造船有限公司無法獲得外部資金支持,生產經營陷入困境,已于近日向屬地奉化市人民法院申請破產重整,法院已裁定受理。
而大洋造船2月份過完農歷新年之后,就頻頻爆出討薪事件。據悉,這家揚州船廠已經拖欠了工人好幾個月工資,還打算裁員30%。能否挨過這個寒冷的冬天,對于大洋造船而言依舊是一個嚴峻的考驗。
“白名單”船企抵不過“一刀切”政策
2015年年初,寧波市政府專門組織召開“支持春和集團發展政金企交流對接會”。目的是盡快落實“白名單”船企文件精神,促進船舶工業結構調整、轉型升級,提高金融服務的有效性與針對性。春和集團有限公司總裁江強、副總裁王興如、財務總監張偉紅等一行五人出席了會議。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和四大國有商業銀行寧波市分行及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寧波分公司等市重量級金融機構悉數到場。
會上江強發言建議金融機構采取差異性的金融政策,去支持行業優勝劣汰。藉“白名單”和“指導意見”,希望各金融機構寧波分行推動總部在船舶行業總體調控的大環境下,給以春和集團及旗下船舶、海工企業以融資支持。
江強稱,因為受“一刀切”的影響,春和集團依賴代理模式使得本屬寧波的大筆出口創匯額落入其他省市囊中。
聽了江強對春和集團的詳細介紹后,出席會議的金融機構均表示,愿意與春和集團建立或深化合作關系。
事實上,“白名單”抵不過“一刀切”的影響,市場的低迷讓金融機構對船舶和海工行業避之唯恐不及。
從船企“白名單”到《金融支持船舶工業加快結構調整促進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的出臺,時間又已經過去一年多,眾多的“白名單”船企沒有等到“春天”的到來,卻等到了去產能的“冬天”,一個又一個“白名單”船企紛紛倒下,而更多的“白名單”船企恐怕也已經等不及看到“春天”了。
